《乡愁(黑塞作品02)》读后感700字
乡愁啊,我怎么能离开你,“这首歌谣就跟山一样古老。”
乡愁是什么?是我们普通人理解的与父母聚少离多、辗转漂泊异乡的儿女对故乡一草一木的顾盼、眷恋和思念?如果这样理解黑塞的《乡愁》,恐怕这本书只读懂了一半。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和灵魂,故乡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生命的诞生地,也是精神生命的基础。远离了家园(地理上和精神上)我们就像水面上的浮萍,漂浮不定,心无归处。追寻精神故乡,才是黑塞《乡愁》中“乡愁”的意义。
《乡愁》以自传体裁形式描写了主人翁佩特,从少年至青年的诸多痛苦和经历及心灵的彷徨挣扎,最后返回故乡寻求真正的“灵魂故乡”的心路历程。黑塞笔下的佩特没有带着任何了不起的成就回到故乡(或许指的就是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在异地流浪半生,无论身在何处,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被别人和自己误解为“怪人”。只有回到故乡才有喜悦,才感到一切是如此的自然,甚至身上的罪恶在故乡的土地上也显得是自然的,是祖先传下来的。
“乡愁”普遍地存在于那些异地漂泊的游子心里。是那种“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的心灵煎熬。同时,故乡也变得“越来越熟悉的陌生”,因为我们的思想在变化,同时,故乡也在变化。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从乡愁的情感中抽离出来,故乡不再是我们情感的基石,我们的人生和灵魂还会发出悲悯、仁慈和爱吗?恐怕这时我们的心底只有坚硬,没有柔软;只有飘渺,没有厚重;只有庄严,不再有一颗平常心。
黑塞在这本书里赋予了“乡愁”心灵性、精神性的主题,提升到了哲学层面,促使读者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乡愁》是一本好书,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是佩特心理变化和成长的描写。值得你花时间阅读,花精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