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写故事:一个南方周末记者的特稿笔记(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33)》读后感_1000字

《从零开始写故事:一个南方周末记者的特稿笔记(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133)》读后感1000字

程德柱说我好读无用之书,我听后哑然,很是苛刻了,这个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听起来无用,可浪漫主义一点,你读过的每本书,至少在你的灵魂上覆盖了一层薄影。
大而无当?无用之用!才是大用。我对成功学及心灵鸡汤的反感,本质在于对任何速成的东西,充满蔑视。高中习作,我曾问语文老师,为何世上只有“成功学”,没有“失败学”?他没有给我答案。
所以,翻开这一本《从零开始讲故事:一个南方周末记者的特稿笔记》,我有一种耻辱,那是打脸的羞惭。“经验主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偶然性的叠加。不听老人言,是对经验主义的反叛。而我抱着反叛的心理来读这本书,得到些许共鸣,而已。
“非虚构写作”的范畴,如今像新闻工作者的伊甸园。对“深度报道”的呼唤本身就是对事件真相的渴求。当所谓的“深度报道”成为一种缅怀,“非虚构文学”粉墨登场。
新闻性自不必说,追求刺激是人类的本能。真实性呢?谁来为人人可执笔的记录者的诚信背书?更多是依靠背后得新闻单位。因此,作者不得不强调自己曾是《南方周末》的记者。
互联网资讯的大佬,都在其名片上挂上传统媒体的墓志铭。与其说是悼念传统媒体的黄金年代,不如说这更像是前朝留给他们的封赏。
于是,我在这本书里看到《南方周末》对特稿记者的训练手法。因而在此与诸位读者分享:写故事是成本最低的娱乐活动,爱信不信。
从收集到采访到整理到架构到成文再到修改,提供给我的灵感不多。对此前优秀范文的拆分对比分析总结,我相信是每个执笔者的本能。
在人人表达欲近乎泛滥的时代,如何说?说得好?也成为一门可速成的课程,在网络上兜售。实际上,撇开套路不谈,输入与输出成正比这条铁律,比牛顿第二定律还“真”。
简而言之,对写稿感兴趣的记者或非记者,可简要读一读。采访是艺术性的工作,和舞台表演一样,不可重来。受访者与采访者交谈期间的每一次意识流动、谈话走向,甚至是细节地捕捉,都是唯一而不能替代。
我讨厌“话术”这个词。它让任何交往都带上功利、浮夸、虚无的色彩。任何交谈的第一前提是真诚尊重,任何美文的第一前提是修炼内功。
虽然暂别记者行业,我愿世人对非虚构写作的特稿,少些兴奋感。这里有一个宏大的心愿难以启齿,那就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的文字工作者,多一点,再多一点。
2018年11月6日 Su aqing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3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水滴石穿》有感500字

    坚持不懈可以取得成功  ――读《水滴石穿》有感  我爱读成语典故,因为可以从这里面得到不少道理,我读了《水滴石穿》这则成语典故,知道了坚持不懈就可以取得成功。&…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82
  •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读《红楼梦》后感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整本小说以古代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围绕着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描写了各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家…

    读后感 2022年5月29日
    122
  • 《水浒传》读书征文600字

    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读完之后感悟颇多。整部水浒传主要是讲了在北宋末年,高俅弄权,整个朝廷奸臣当道,是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被逼无奈反上梁山。后来受朝廷招安,在出兵征讨方…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350
  • 《兔子换牙》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名字叫:《换牙》。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兔子要求仙鹤医生给他换上像那样尖的牙,要去吓吓狐狸。可是兔子一见到狐狸撒腿就跑。兔子叫仙鹤医生给他换上更大的牙。仙鹤医生笑…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300
  • 《知更鸟女孩》读后感_1200字

    《知更鸟女孩》读后感1200字 主人公米莉安是一个具有通灵能力的女孩——她可以通过接触其他人的皮肤从而“看到”对方死亡的场景。 整本书的画面被处理的支离破碎,倒叙、插叙、突然的转换…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21
  • 《荒野求生,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说起我的生活,两点一线,在学校与家之间回旋。我向来厌恶墨守成规,喜欢不拘一格地放荡不羁,不求无忧无虑,但求自由自在。但太多…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