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一本通》读后感3500字
第一章 品前攻略
标识会提供一些基本信息:年份(葡萄收获的年份),产地(大到国家小到葡萄园,越具体意味着越严格),品种(75%含量以上)糖分(甜度从少到多分别是绝干、干、半干、微甜、半甜、甜)。
葡萄酒标准容量是750ml,一般用琥珀色或淡绿色酒瓶来防止紫外线对酒产生化学反应。酒瓶凹槽用来增强瓶子耐力和稳定性,不易爆瓶,也易于收集沉淀物,但现在的酒瓶不需凹槽也能经得起酒的压力,太深的凹槽反而更难开、占地方、过重,不太实用。
软木塞采用橡木皮(栓木栎)为原料。整木塞的酒一般有点品质,因为好葡萄酒需要微量氧气,整木塞的小气孔有助于葡萄酒成熟;碎木塞用在普通葡萄酒中,要尽快喝掉。长整木塞是好酒,具有五年以上陈年潜力,如果提前喝要醒酒。如果木塞已经僵硬无弹性,那意味着可能酒已经坏了。
红酒杯的鉴定。一手抓杯柱,另一只手拇指食指扣住杯口壁往上拔,质量好的杯子会发出金石之声,质量差的会发出沉闷的bo声,声音越清脆、杯壁越薄,杯子越好。杯壁薄张力大,闻香比较好,杯口往内收,可以收住酒香也可以防止酒洒。
第二章 品酒识酒
开瓶:先用小刀沿着瓶口的凸出口圆圈部位切开(瓶子不用转动,否则沉淀飘起),再将开瓶器尖端插入木塞中间,缓慢钻入木塞,不要钻穿导致碎木屑掉入酒中,将塞子提起。
起泡酒开启前要先冰在6-10°水中,因为温度高时二氧化碳比较活跃,直接开瓶内压力大,有危险性且可能浪费酒。先去掉瓶毛,再拧开铁丝,一手抓塞子,一手旋转瓶身让塞子上升,砰一声就打开了。
起泡酒助兴开启法:稍微冰一下,开启铁丝,然后:双手抱瓶,两个大拇指在顶部凸起的木塞上使劲一顶,塞子就飞出来了;也可以一手拿瓶子,一手用刀背往上击打木塞让木塞飞出来;一手固定瓶身,一手固定塞子,上下晃动瓶身,再放手让塞子喷出来。
醒酒:普通酒不用醒酒直接喝,美酒需要大面积接触氧气才能清醒。复杂、单宁重、还没完全成熟的酒需要醒一小时以上,陈年老酒醒一个小时以内为佳(喝前一两天把瓶子直立起来把酒渣沉淀),甜酒和浓郁的白葡萄酒一小时左右。一般来说,越浓郁的酒醒酒时间越长,清淡的酒甚至不需要醒酒。
品酒三个步骤:观其色泽,闻其香气,尝其真味。
看酒色:主要看色泽的深度和色调,再是清晰度和黏稠度。先将杯子45°倾斜,白葡萄酒色泽变化少,红葡萄酒如果色泽深表示酒精含量高,葡萄精华多,单宁和果味都重,需要成熟了再喝。普通的白葡萄酒第二年喝最好,红葡萄酒则第二第三年为佳。
闻香气:一般先举杯接近鼻子,摇晃后让香气散发出来。闻香第一目的是判断酒是否新鲜,香气和颜色是否匹配。一般香气有清纯的香气、葡萄品种香气、酒龄的香气、果香、陈年香。如果有任何异味,都不是好酒(硫磺味不算)。
品酒味:舌尖尝甜味,舌面尝酸味,舌根尝苦味,舌边尝咸味。品酒时一定要含一口酒让舌头每个部位都尝到酒。好酒收结清爽,悠久不散,回味甘美,劣酒收结短促稀薄。
品酒顺序。清淡、新鲜的先喝,浓郁、复杂、酒精度高的后喝;年老的酒先喝;甜酒放在最后;
饮用温度:甜酒、起泡酒5-12°;白葡萄酒6-15°;红葡萄酒12-20°。冬天喝前先放到室内或温暖的地方,夏天喝前先放入冰酒桶。
其他:
普通酒在新鲜时喝,高品质的酒需要长时间成熟。
有沉淀不一定变质,是自然酒渣,并不影响饮用。
拿杯子应该手拿杯柄,以免手的温度影响到酒温。
品酒时倒入三分一最好,就餐时可以倒入二分一,过满则无法摇晃酒杯让香气散发出来。
第三章 葡萄酒的保存
有的酒寿命只有半年一年,有的能达10年20年甚至更久。
一般平放、倒放或倾斜放,让酒液接触木塞,使木塞膨胀以密封,不让酒氧化。
理想的存酒温度是10-15°。温度高了会加快酒的成熟,超过25°容易变粗糙,超过30°则品质下降;温度低了成长速度减缓,零下4-5°容易结冰,木塞出瓶,酒会氧化变质甚至酒瓶破裂。存储温度宜稳定,若温度变化过快,陈化会加速容易变坏。
存酒湿度最好在60-70%,过低木塞容易收缩,过高木塞容易腐烂,酒氧化。
葡萄酒不能光照。
存放时防震。
最好不要放冰箱,超半个月容易干燥、吸收其他味道。
剩酒的保存用木塞或者真空器具都可以,可再保存3-4天。白兰地等烈酒可保存一两个月。酒氧化后不能再喝,可以用来做菜做成酒醋。
第四章 如何选择葡萄酒
葡萄酒类型。
按颜色分:红葡萄酒:大多红葡萄酒都是干性,分果香型、中等酒体、浓郁丰厚型、优雅型干红。白葡萄酒:不一定都是白色,还有浅黄色、淡绿黄色,颜色随着年龄而变深,根据糖含量分几个类型。粉红葡萄酒:一般是淡红色,带明显水果香和花香。
按形态分:起泡酒(冒气泡的酒,香槟属这类),静止酒。
按糖量分:不同国家的划分不相同,中国标准:干型(每升糖度小于4克),半干型(每升糖度4-12克),半甜型(每升糖度12-50克),甜型(每升糖度大于50克)。
按酒精量分:一般葡萄酒在8-15%,加强葡萄酒在15-22%间。
选择葡萄酒的误区。
–把红葡萄酒等同葡萄酒。对初饮葡萄酒的人来说,白葡萄酒更适合,红葡萄酒遇到甜味、–辣味、原味海鲜时很难搭配。
–相信年份越老越好。绝大多数葡萄酒应该在2-5年内喝完,10年以上的陈酒很少见。
–迷信品牌。
–把氧化的酒味当成陈酒香。氧化后葡萄酒不能喝了。
–放家里越久越好。绝大多数家里没有理想的存酒环境,不该存放太久。
第五章 葡萄酒常识
葡萄酒的来历已经无从考究。
只要葡萄成熟,葡萄里天然的糖分和葡萄皮一接触就会自然发酵成酒。现代酒厂一般不用天然酵母,而是用实验室提炼出来的更纯的酵母来发酵。一般酒精度超过15°就会杀死酵母菌,所以葡萄酒酒精度一般不超过15°。
葡萄酒主要有水(来自葡萄本身)、酒精、单宁、酸、芬芳物质、色素、少量糖等。
单宁:来自葡萄皮和梗以及橡木桶,它是葡萄酒的骨架,天然的防腐剂,味道较涩,陈年必备。红葡萄酒因为带皮发酵,所以单宁较高。
几乎所有葡萄酒都是酸的,白葡萄酒一般比红葡萄酒要酸。
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表皮内的成分在发酵时自然脱落到酒里去,不含人工色素。
葡萄酒的香味包括果香,酿造过程带来的香味(橡木桶、咖啡等),陈年的香气等。
酒精是葡萄内的糖分经过发酵后得来的。
一般的葡萄酒(即餐酒)保质期在2-5年,,一些优质干红要10年以上才大熟,有些干白能耐10-20年甚至更长的陈年,一些甜酒甚至经得起100年陈年。随着陈年越久,葡萄酒的颜色会越深,
决定葡萄酒陈年潜质的有单宁、酸度、酒体、究竟、糖分、矿物质、回味等。
新世界:指美国、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南非、中国等国家。
旧世界:指欧洲板块的产葡萄酒的国家。
新世界比旧世界暖和一些,酿酒历史短一些,制约要少点。
第六章 葡萄酒的种类
干酒:不甜的葡萄酒。市面上大多数葡萄酒都是干酒,分为干红,干白,粉红,主要区别是颜色。干红是侵泡葡萄皮得来,干白是直接压榨的汁发酵得来,粉红的侵泡时间段所以颜色浅点。
起泡酒:会冒泡的酒,最初的起泡酒是香槟。
冰酒:采用结了冰的葡萄酿造的酒。
贵腐酒:染上了贵腐霉(对人体无害的细菌)的葡萄酿的酒。感染的葡萄水分逐渐被蒸发,形成糖分很高又芳香浓郁的贵腐葡萄。价格高,甜。
雪莉酒:氧化但并不过分地加强酒精的葡萄酒,酒精度在15-22%之间。
波特酒:跟雪莉酒同属酒精加强葡萄酒,不同的是波特酒在葡萄汁发酵时加入酒精,酒精度较高(20%以上),比较甜。
山葡萄酒:山葡萄(我国独有的品种)酿的酒。分布在东北。有较好的保健功能。
第七章 葡萄品种
红葡萄。
赤霞珠:最常见,晚熟品种,皮厚而黑,果粒小,单宁重,耐陈年。
内比欧露:产于意大利,单宁很高,优质酒。
卡曼纳:产于智利,单宁柔和,果味丰富。
黑比诺:只适合种在凉爽地带,产量小且早熟,果皮薄,颜色淡,单宁少。
白葡萄。
霞多丽:原产法国,现最常见,风味多样,干净,香气馥郁。
雷司令:产于德国法国,酒酸结实、愉悦。
第八章 葡萄酒与健康
春季养肝和脾,忌醉酒和酗酒,不要喝酒精度高的酒(13.5%上为高)和新葡萄酒;夏季适合喝冰凉的清爽白葡萄酒、粉红葡萄酒和起泡酒,也能开胃;秋季重点是保养肺和脾胃,喝点起泡酒、干白、半干、半甜和甜酒,助消化和润肺;冬季需要暖身、通经络、去滋腻,可以多喝点红葡萄酒,尤其酒精度高点的。
每天喝30-50克酒精能延长寿命,60-70也属正常,一瓶750ml、12%酒精度酒精量为72克,每天喝半瓶对身体有好处。应先喝啤酒,再到葡萄酒,再到烈酒,如果混在一起喝容易醉。慢慢喝、酒食同步最佳,切忌空腹喝酒、大口喝酒。
喝多少酒就喝多少水,因为喝酒会导致身体缺水,不喝水会缺水且容易醉,喝常温水。
喝酒不宜抽烟,会影响品酒。
茶、咖啡和酒不能同饮,不仅影响品酒,还会对心脏和肾造成负担。
喝酒时不要和碳酸饮料,因为碳酸会刺激肠胃对酒精的吸收。
葡萄酒能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