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战乱平叛唐诗

王建·《赠李愬仆射二首》

(一)
 和雪翻营一夜行(2),神旗冻定马无声(3)
 遥看火号连营赤(4),知是先锋已上城(5)

 【注释】
 (1)李愬:唐宪宗时,雪夜奇袭,平定蔡州之乱,活捉叛镇吴云齐的主将。仆射:官名。李愬时任尚书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唐、随、邓三州节度使(唐、随、邓三州分别为现在的河南泌阳、湖北随县、河南邓县)。

 (2)翻营:拔营行军。

 (3)神旗:大旗。冻定:天寒地冻,大旗冻结,风吹不动。

 (4)火号:举火为信号。意思是说,远远望去,只见举火发出信号后,无数火把将敌营照得通红。

 (5)先锋:指李愬部将李佑、李忠义率领的攻城先头部队。

 【赏析心得】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叛乱,对抗朝廷。十年(815),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暗助吴元济,派人在长安街头刺死宰相武元衡,刺伤另一宰相斐度,藩镇对抗中央,一度十分猖獗。元和十二年(817),朝廷派宰相裴度赴淮西(今河南汝阳一带)督战,决心平定蔡州之乱。其年十月,上表自请参战的李愬在一个风雪之夜,突袭叛镇吴元济大本营蔡州,活捉吴元济,成为中国战史上奇袭成功的范例。时年已过五十的诗人王建随军参与,亲眼目睹了这次奇袭,写下了名篇《赠李愬仆射二首》。全诗写得有声有色,符合历史事实,并无夸张虚构之词,也没恭维颂扬之语。而赠诗对象李愬的传奇功绩,昭然自见。《新唐书·李晟传》称李愬平蔡为:“功名之奇,近世所未有。”

 诗的前两句一气呵成:“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诗人抓住雪夜奇袭的急、险、奇、艰四个特点,平叛奇兵,如火如荼,一夜狂奔地急行军。据《新唐书·李晟传》记载:是夜,天降大雪,天赐良机,夜拔营帐,倾力出击。主将李愬发兵九千,以降将李佑、李忠义率劲骑三千为先锋,袭击叛敌军事要塞张柴村,然后,取道险路,冒着大雨雪、顶着凛风,急行军七十里,偃旗息鼓、人马无声,出其不意,一夜之间攻破叛镇老巢蔡州城,生擒叛镇吴元济。“神旗冻定”写出了恶劣天气和行军的艰难,别说人马,大旗都被冻僵硬了,卷起的展不开、张开的卷不了。“马无声”,显示了严明的军纪、昂扬的士气。据史书记载,寒夜急行、皮肤冻裂,马皆缩栗、士兵抱戈,人马冻死于道路者十之一二,死伤代价是很大的。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两句省略了攻城的激烈战斗,仅以“遥看”点出战斗场面的壮观,“火号连营赤”,随着点火为号,敌营先是被照得通红。然后,又被烧得满天通红,表明奇袭成功,胜利在握了。“知是先锋已上城”,不是简单的胜利结束之语,而是寓有深刻的含义,可以说是平定蔡州的战略总结,隐含着主将成功的秘诀。这场战斗看似一夜成功,实际上是李愬长期准备、运筹帷幄的结果。李愬上任后,审时度势,他敏锐地意识到,与吴元济的决战主战场在蔡州西北之郾城(今河南省郾县),因而采取先攻心、后攻城的战略战术。为了麻痹对方,让其放松警惕,他表面不肃军政,暗中抚养士卒,善待降人,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其中最成功的事例,就是用人不疑,他对降将大胆使用。这次雪夜奇袭,用的就是降将李佑、李忠义做先锋,是他们拼死攻城,李愬等将领才能轻松遥看“火烧连营”。别的几路讨叛队伍,可就享受不到这样的胜利果实了(详见“其二”)。诗人王建正是深入体验,才能抓住关键,短短两句,就将平叛成败点到要害。

 (二)
 旗幡四面下营稠(1),手诏频来老将忧(2)

 每日城南空挑战,不知生缚入唐州。

 【注释】
 (1)据《旧唐书·吴少诚传》,元和九年(814)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不发父丧,擅领军务。宪宗下诏:“令宣武、大宁、淮南、宣歙等道兵马合势,山南东道及魏博、荆南、江西、剑南东川兵马与鄂岳计会,东都防御使与怀郑汝节度及义成兵马掎角相应,同期进讨。”诸军云合,历经三年均未成功。

 (2)据《新唐书·吴少诚传》:“帝怒诸军无大功,诏内常侍卫梁守谦宣慰,因督战付诏书五百,以待有功斥金帛募死士。”

 【赏析心得】

 这首诗是写平叛的另一侧面。唐元和九年(814),淮西镇节度使吴少阳卒,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不服中央,飞扬跋扈、四出攻略。唐宪宗发兵讨伐,诸军云合,出兵三年,将吴老巢蔡州团团围住,仍不能平定淮西之乱。王建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这种双方胶着的形势。

 “旗幡四面下营稠,手诏频来老将忧。”朝廷的讨伐军队,在蔡州四面,密密麻麻布满了营帐,但长期以来,就是攻不下城,平叛不得成功。长安皇帝的手诏频频下达(据说多达五百道),督促进攻,但各路军队都在朝廷派来的宦官的监军之下,主将受到压制,平叛怎会卖力呢?担任进攻的各路老将左右为难,搔首担忧,一筹莫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应付差事,做做表面动作,每天在蔡州城南大门外,派兵挑战,虚张一下声势。李愬从蔡州西城,雪夜奇袭进攻的第二天早晨,例行公事,城南挑战,照常进行,竟不知蔡州叛首已被生擒,五花大绑,捉进唐州城了,真是可笑至极。在写了“雪夜奇袭”之后,诗人再以“空挑战”这样的军事闹剧,体现李愬卓越军事政治才能的奇袭,并非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三年平叛,一夜成功,其中蕴含的意义叫人深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全词翻译赏析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注释】 ①九日。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九牛坝观觝戏记》文言文及译文

    《九牛坝观觝戏记》文言文及译文   原文:   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月除日,有为角觝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咏秋江

    朝代:唐代 作者:林逋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08
  • 唐诗野望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甫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惟 通:唯)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野…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0
  • 陆游――自嘲

      自嘲   宋代: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9
  • 四园竹·浮云护月翻译赏析

      《四园竹·浮云护月》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秋意浓,闲贮立、庭柯影里。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江南路…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