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赠别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2),闻道龙标过五溪(3)

我寄愁心与明月(4),随风直到夜郎西(5)

 

【注释】

(1)此诗写于天宝八载(749)春,作者时在金陵一带。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详见王昌龄生平介绍)。左迁:古时,右为上,左为下,左迁,即降职贬官。唐时沿用,谓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一带。天宝七载秋,王昌龄自江宁丞贬龙标尉,李白当时来不及相送,至次年春,遥寄此诗给王昌龄。这是李白著名的七绝之一,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古代“友情”之歌。

(2)杨花:杨树之花,柔荑花序,种类颇多,有银白杨、毛白杨、小叶杨等。子规:杜鹃鸟,啼声哀绝感人。

(3)闻道:听说。五溪:指湖南与贵州接壤地带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

(4)与:给。

(5)夜郎:古代夜郎有三处,有两处在今贵州桐梓一带。本篇所说为湖南省沅陵县境,龙标在此处夜郎的西南方向。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特别的赠别诗。好友王昌龄被贬远行,对于诗人来说,已是迟到的消息。等到他闻及此事,赠别相送,可友人已经走了。怎么办呢?在信息传递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这几乎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但这一点也难不倒我们天才的诗人。他遥寄的这首诗,胜过现代信息技术的电话、电传、电视和手机等任何通讯工具,穿越时间,横跨空间,表达了感情无比丰富、友情无限真诚,万古咏唱不衰的离情别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是愁思的象征,子规啼声最为愁苦。两者组合,构成凄凉悲绝的暮春景色。在漂泊无定、纷纷落下的杨花和啼血子规声声的悲啼中,不幸的友人就因为所谓“不护细行”那么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贬往远方。漂落之感、离别之情,向谁诉说?“闻道龙标过五溪”,听说被贬之人将要跋山涉水,迈过五溪蛮荒之地,才能到达偏远的谪所龙标。路上的艰险,令诗人对贬友不胜忧心。多情的诗人,总要为好友做点什么吧。他冥思苦想,记起了前人的名诗,一是三国时曹植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七哀》)。一是初唐诗人齐浣(澣)的“将心托明月,流影入君怀”(《长门怨》)。受他们启发,何不将一颗忧愁之心托付明月,随风吹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以慰藉好友寂寞而痛苦的那颗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特奇异,无理但有趣。超越前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句,就这样脱口而出,使遥远的龙标诗人倍感温暖与欣慰。

不幸的是,大约十年之后,李白自己却要被流放至更加偏远的贵州夜郎。那个时候,王昌龄可能已不在人世,一生遭遇坎坷的两位大诗人,再也不能遥寄愁心,互致问候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明史·杨廷和传》“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6
  •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疑尚义

    文言文阅读理解:李疑尚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8
  • 柳宗元《梓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古诗文 2020年3月18日
    738
  • 曹翰《内宴奉诏作》阅读答案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06
  • 高考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高考语文文言文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