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原文、注释和鉴赏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2),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1)偶书:偶然写成的诗句,与“漫书”“漫兴”意义相同。

(2)镜湖:又名鉴湖、庆湖、长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周遭三百里。东汉马臻主治修筑。

【赏析心得】

诗人于武后证圣元年(695)考取进士,至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辞官告老还乡,返回越州永兴,已年届八十六岁,离乡近五十年了。鬓发斑白,人生易老,眨眼之间,半个世纪就过去了。所以,诗人无限感慨地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唯一不忘的是乡情,不改的是乡音。回到家乡,走在路上,首先遇见一伙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好奇、礼貌而又热情地笑问这位东张西望,本乡声音却又非常陌生、风尘仆仆的白发老公公:请问您是从哪处来的客人?天真烂漫的儿童,这样稚口随便一问,却把诗人从沉浸在童年回忆之中,拉回到当前现实中来,他顿时醒悟,当年像眼前一样的儿童,已随无情岁月的消磨,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这位反主为宾的原乡人,勾起了心中无限的感慨。诗题为《偶书》,诗中有问无答,五十年的宦海漂泊,世事沧桑,岂是三言两语答得了?就是倾诉衷肠,这些隔代儿童又怎么听得懂、怎么能理解?第一首绝句,就只有如此戛然而止。诗人心中涌起久久不能平静久宦伤老的悲情,眼前小小老乡问客的欢快情趣,产生既亲切又陌生、既甜蜜又苦涩的乡情,此时无法用词语来表达。全诗意境尽在不言中。

其二是其一的续篇,诗人进家后,与亲朋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唏嘘不已。由于自己离别家乡,经历漫长岁月,人事变化,亲朋沉沦,消磨过半,引发自己深深的感叹!诗人在伤感之余,为排解心中郁闷,将眼光转向周遭三百里的“镜湖”。贺知章的故居就在三百里镜湖之旁,“人非物是”,诗人在“人事消磨”的悲伤中,感到欣慰的是澄清的镜湖水,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那儿时熟悉的涟漪,粼粼水波中,仿佛可见童年的身影。

五十余年的乡思、乡愁,化作《回乡偶书》两首,字字真情、句句自然,发自心底、一气呵成。叶落归根。诗人回到家,没有多久就作古了,“回乡偶书”遂成天籁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6
  •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郭子兴,其先曹州人。父郭公,少以日者术游定远,言祸福辄中。邑富人有瞽女无所归.,郭公乃娶之,家日益饶。生三子,子兴其仲也。始生,郭公卜之吉。及长,任侠,喜宾客。会元政乱,子兴散家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宋史·陈尧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96
  • 文言文高考答题技巧

    文言文高考答题技巧   文言文是语文高考中的重点,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高考答题技巧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文言文高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5
  •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卢充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见一獐,举弓而射,中之。獐倒复起,充因逐之,不觉远。忽见道北一里许,高门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复见獐。 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文言文《过秦论》全篇分享

    文言文《过秦论》全篇分享   上篇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