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乔《河湟旧卒》原文、注释和鉴赏

张乔《河湟旧卒》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清时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注释】

(1)河湟:指黄河与湟水汇合的一带地区,唐人习惯用来指代河西、陇右等地方。安史乱后,自肃宗时起,它们被吐蕃占据至作者写此诗时,已达百年。旧卒:老兵。

(2)讨:征讨、征伐。

(3)清时:和平时期、平安无事了。

(4)边曲:边塞之曲。

【赏析心得】

作者张乔,后人多称赞其绝句可以追步盛唐“两王”(王维和王昌龄)。《河湟旧卒》音节流畅、声调悲壮,是晚唐少有的一首绝句。因作者生平不详,无法确定此诗为他何时所写,但他写的却是一位戍边白发老兵夕阳下怀念战友的绝奏。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清时返故乡。”唐朝自安史之乱起,吐蕃统治者乘机占据了河西、陇右一带所谓的“河湟”地区。从唐肃宗失河湟起,至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复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七关,大中五年(851)略定瓜、伊等十州时止,前后近百年。这位河湟老兵,就在这百年之中,少年参军,随将征讨戍边,直到白头返乡,时间不可谓不长,他所经历的战斗,估计数都数不清。“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后两句中的前句,“十万汉军零落尽”,就写出了战事之多,伤亡之重。数十年间,与他一同参军、浴血边关的战友十万之众,绝大多数都已牺牲在疆场上了。夕阳之下,这位把青春献给保卫边疆的幸存老兵,特别怀念那些逝去的战友和战斗岁月。唯一的慰藉,就是在如今所谓的“清平之时”,一边独自吹奏着那些曾经鼓励士心,戍边思乡的边塞老曲,一边看着斜阳渐渐下坠,表达自己无穷无尽的绵绵思念之情。诗人情调高致、倾注全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毕生戍边、保家卫国,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兵形象。夕阳之下,他吹奏的边塞老曲,悲凉中不失高亢,苍茫中音节响亮。老兵怀念战友,我们怀念老兵和抒写老兵的诗人,所有为保卫国家做过贡献的老兵,我们都应深深怀念、浓情抒写,决不能让这些无名英雄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一○六・奏议卷十

      ◎谏院进札状七首   【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庆历四年〉】   臣近见淮南按察使邵饰奏,为体量知润州席平为政不治及不教阅兵士等,朝廷以饰为未足信,又下提刑司再行体量。臣窃以转运…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2
  •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登阊门闲望 白居易 阊门①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②山藏色,月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4
  • ●卷八十三◎尺牍一百十一首

      【与大觉禅师琏公二首(杭州)(之一)】   奉别二十五年,几一世矣,会见无时,此怀可知。到此日欲奉书,因循至今。辱书,具审起居安隐。南方耆旧雕落,惟明有老师,杭有辩才,道俗所共…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35
  • 池中白莲

    朝代:元代 作者:孙华孙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蕊宫夜凉张暑晏,仙姝散花水晶殿。霞绡中单云锦缘,黄金为房玉为钿。翠旌导前宝盖殿,霓裳中序按未遍。一人素衣持羽扇,欣然中立白玉弁。群姝…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814
  • 文言文晏子使楚练习题

    文言文晏子使楚练习题   1.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傧者( ) 临淄( ) 张袂( ) 不肖( ) 诣( ) 枳( )   2.试着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张袂成阴,挥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1
  •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且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