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选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选三》

(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词:浪淘沙:唐教坊曲名,源于民间,多以波浪风水起兴,《乐府诗集》列为《近代曲词》。《浪淘沙》是刘禹锡离开巴山楚水回到洛阳时的作品,作者时年五十六岁。

(2)这首为《浪淘沙词九首》中的第一篇。

(3)九曲黄河:黄河河道多曲折,古有自源入海、九曲黄河之说。

(4)簸(bō跛):颠簸起伏不定,此处意为“扬弃”。天涯:天边。

(5)银河:天河。它本是宇宙中大量恒星组成的一个星系,因在晴朗夏夜,常呈白云状的光带,古人认为是天河,还误为黄河与银河是相通的。民间曾传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夏,乘筏寻找黄河源头,直上银河的美丽故事。牵牛、织女: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动人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即从星名推衍而来。据说,古代有人驾舟沿黄河溯流而上,最终到达了天河牵牛织女家,得到织女赠送的一块支机石而还。又传说织女本为天帝孙女,终年织造云锦,自嫁与牛郎,不再织锦,惹怒天帝,强令拆散牛郎织女,分隔银河两边,只能相望相思。只有在农历每年七月七日,才允许乌鹊搭桥,让其相会。

【赏析心得】

《浪淘沙九首》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情诗,始作于贬谪地巴山楚水的连州、朗州、虁州等地,结稿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7),作者脱离谪籍,分司洛阳之际,时间跨度达二十余年。它以我国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等名流大川为宽阔的大自然背景,兼以“浪淘风簸”的贬谪生涯为政治背景,或写景况、或述见闻、或发所感、或歌或议,一首一意,各有兴会,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可以与作者《竹枝词》相媲美,重墨渲染,描写了万里黄沙、浪淘风簸、涛声吼地、高浪触山、沙堆似雪的壮丽景观,反映了政治风浪的凶险诡异;继而又轻描淡写,洛桥日斜、碧流浅砂、清淮晓色、燕子争归、濯锦鸳鸯、晚霞比美、日照澄州、沙里淘金、回唱迎神,在赞颂江山多娇的图画中,讴歌人民大众濯锦淘沙漉金的劳动生活,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并为之奋斗不止的博大胸怀。

本篇是《浪淘沙词九首》的第一首,作者泼墨书写、重笔挥动,描写了发源天涯的九曲黄河,万里夹沙,滚滚而来,浪淘风簸,奔腾千里的壮丽景况。倔强的诗人,今欲反其道行之,他要迎风斗浪,逆流而上直抵黄河源头,决心像汉代大使张骞那样,乘筏直达银河上的牛郎织女家,探个究竟。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独特的思维。也许,他想问一问,黄河源头是否直通银河?万里泥沙从哪里来?黄河为何犹如人间事、浪淘风簸如此险、是非曲折何其多?等等。表现了诗人一究到底,顽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二)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

(1)这篇是《浪淘沙词九曲》第六首。

(2)澄洲:清澈江水突出的沙洲高地。

(3)江隈:(wēi威):江岸弯曲之处。

(4)美人:指贵族妇女。

【赏析心得】

本诗为《浪淘沙词》第六首,立意高妙,在其他诸首之上。诗一开头,鲜艳画面,便呈现眼前: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渐渐驱散江上晨雾。劳动女工、淘金姑娘结伴而来,布满江隈,在水流弯曲之处开始了繁重而热闹的淘金劳动。被贬诗人离开京城,近距离接触劳动妇女的淘金生活,才终于看到了贵族妇人佩戴的首饰、帝王将侯的金印竟是无数劳动妇女泡浸在水中,成年累月在无穷无尽的黄沙中千淘万漉,一粒粒千辛万苦淘出来的。在作者的心目中,江隈淘金女的形象立即高大无比,而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穿金戴银的贵族妇女和“独垂重印”的达官贵人则相形见绌,猥琐矮小。诗人对这种社会现实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对淘金妇女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三)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1)这篇是《浪淘沙词九首》的第八首。

(2)迁客:被贬谪之人。

(3)漉:(Lù鹿):过滤、淘洗。

【赏析心得】

这首诗是借淘沙自写身世,富于哲理的总结。诗中指出,哪怕攻击诬陷别人的谗言铺天盖地、掀起风浪,把水搅浑;哪怕将忠义之臣贬谪流放到远方,压制在江河沙底,但经过岁月的考验,千辛万苦的淘洗,待到进谗之人如狂沙吹尽,沉甸甸、黄灿灿的金子就会现出本质,发出光芒。此诗表达了作者长期贬谪,但对国家对人民金子般的一片忠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正如作者的诗情所言,他对前途充满无限信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琬《怀德祠记》“余读史至韩献子世家”阅读答案及翻译

     怀德祠记 宋 琬 余读史至韩献子世家,嘉其有存赵武之功。太史公称其为天下阴德,享祀十世,有以哉!卢龙韩氏,盖多君子,而待御西轩先生,以名德闻。考其先,自晋平阳迁居于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 《鹧鸪天·东阳道中》翻译赏析

      《鹧鸪天·东阳道中》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2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高中语文背诵文言文技巧

    高中语文背诵文言文技巧   化“长”为“短”。即要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这样一来,每次背的内容少了,速度加快了,“成功感”就来了,比一次背诵全文、全段要容易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这两句诗是在发问:什么人在月亮上种了丹桂,为什么枝干不长出月轮之外?设想奇妙,想象丰富,不失为语言高手。 出自李峤《中秋月二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秋思注音版古诗的意思(李白)

    “秋思注音版古诗的意思(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秋思注音版古诗 《 秋qiū思sī 》 唐táng · 李lǐ…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