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原文注释、赏析

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

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

 

【注释】

(1)此诗当写于作者晚年,南宋亡国之后,他借住山里,看到山里人家的糊窗纸是故朝一封重要的军防建议书,很有感触,便写下了此诗。故朝:过去的朝代,此指南宋。山窗:山居人家的窗户。封事:臣子给皇帝的奏章,为了保密,加盖封印,故称封事,此即指诗中的“防秋疏”。阅之:作者看了它(即奏章的文稿)。

(2)“偶伴”句:亡国之后,四处漂泊,偶然来到岭东借宿,闲散无聊,与孤云为伴。

(3)四山:周围的山。地炉:用来烤火取暖,置于地上的火炉。

(4)一纸:一幅一张。防秋疏:防止和抵抗异族秋季侵掠的奏章。我国古代,每逢秋高气爽、草黄马肥的时候,北方游牧贵族往往乘机南侵掠夺。为此,每到秋天,朝廷上下就必须筹划方案加强防卫。这就是历朝沿称的“防秋”。就这方面的内容,以奏章形式写给皇帝的报告和建议,就叫“防秋疏”。

(5)障:遮挡。北风:暗喻从北方袭来的蒙古贵族侵略者。

【赏析心得】

这首小诗,以极其沉痛的心情,追索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

“偶伴孤云宿岭东,四山欲雪地炉红。”诗的前半段是写景,亡国遗民四处漂泊。故朝消亡多年了,一个冬天偶然的机会,作者借宿岭东山中,孤独凄凉,只有与同样孤独的云做伴。四周的山彤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雪了,山里人家已将地炉烧得通红。“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屋外天昏地暗、屋内炉火通红。作者借宿取暖之际,猛然间看见地炉火光映照窗户,发现山人预防天寒的新糊窗纸,乃是已亡南宋朝封的一份奏章,名曰“防秋疏”。这一下,勾起了本已心如死灰作者的无穷感慨。南宋始末、延连近一百五十年,无论是抗金,还是抗元,广大人民都有恢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和强大力量。然而,在赵家天子祖传软骨病的主导下,主战派在朝廷中总不得势,导致先败于金,后败于元,先失中原,后失江南,最后彻底完蛋。年迈的作者,面对“障北风”与“防秋疏”,看见故朝的奏章纸正在发挥作用,极力地抵挡屋外呼呼吼叫的凛然北风,不禁百感交集。他想,如果对敌自称“臣妾”的太后谢道清等最高统治者,能够像废了的“防秋疏”那样“纸坚强”,大好江山也不至于失得那么快,丢得那么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干行二首的古诗原文及译文

      长干行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1
  • 梦想的朗诵诗歌

    有关梦想的朗诵诗歌1   我的梦想   作者:苏尘   我的梦想是搁浅的孤船   瘦骨如柴,皲裂疲倦   斑驳的漆皮,折断的桅杆   那一层层白皑皑的海盐   是倾泻的泪干   许…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33
  •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原文及译文赏析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54
  • 少年子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少年子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青云富…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 关于荷花的诗句摘抄

    关于荷花的诗句摘抄: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