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中《咏松》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师中《咏松》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注释】

(1)《咏松》诗与上篇《云》诗,均当属作者晚年抒怀言志绝句。

(2)岩岫:山崖。岫:山。倚:此处意为耸立。

(3)亭亭:耸立突出之貌。耐岁寒: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清节:高尚清白的节操。累:带累、拖累、牵累。

(5)“秦时”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绝句,借咏松以表明作者自己的心迹。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首两句,作者描写耸立云端的孤松雄姿和高尚品质。孤松扎根山崖,耸入云端,迎风冒雨,傲霜斗雪,年年岁岁,不惧严寒,巍然挺立。“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三、四句陡然一转,作者为孤松作个自我检讨。他说:有一事,却把孤松的名节连累了,那就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百官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始皇休于树下,赖其庇护,因而,封松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封官受爵”,这不免给松树带来点负面影响。但作者联系自己,不也是一生多处做官,后来还是自我推荐,要求朝廷重用,被贬下来的吗?官与不官,恐非绝对,主要还是要看你是否为国出力、为民办事,更主要的还是要看你如何对待个人得失和荣利。作者在评价孤松与自己时,能用点辩证法,这在我国古代是很难得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愈《桃林夜贺晋公》原文、注释和鉴赏

    韩愈《桃林夜贺晋公》 西来骑火照山红,夜宿桃林腊月中。 手把命珪兼相印,一时重叠赏元功。   【注释】 (1)此诗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冬,裴度统率大军,平定淮西之乱,…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04
  • 古诗中的“蝉”蕴意

    1、蝉 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0
  •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5
  • 《郢书燕说》原文及译文

      郢人有遗①燕相国书②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 “举烛。”云而过③书”举烛。”   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9
  •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这两句是说,活着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像是匆匆来去的过客一样;死去的人,像是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趟之后,回了自己的家,再也不到这个世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16
  •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xx—前2xx),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