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令能《小儿垂钓》原文、注释和鉴赏

胡令能《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小儿垂钓》为唐代极其稀贵的描写儿童的诗歌,生动、自然、真实,唯有老年人才会熟悉儿童生活,观察得如此细腻逼真。故认为当是作者晚年作品。

(2)蓬头:乡村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纶:钓丝。垂纶:钓鱼,即诗题中的垂钓。

(3)侧坐:侧身而坐。莓苔:泛指贴地生长在潮湿地方的苔藓类,也可泛指为生长于低洼潮湿地面的草丛。映:遮掩、隐蔽。

(4)借问。借:请。借问:指问路。招手:此处实为对路人的问话,以打手势作答的意思。

(5)得:有。

【赏析心得】

此诗是一幅描写极其生动的乡村山野儿童垂钓图,非有闲情逸志、关心儿童生活的老人,写不出这样真实、生动,富有乡村意趣的儿童诗歌。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水塘边(或小溪旁),坐着一个头发蓬乱、满脸稚气的乡村山野小孩,他手拿垂竿,在学钓鱼。小孩坐的是长满苔藓的低洼潮湿地方,随意而又有所选择,尽量做到鱼不受惊,人不曝晒。他侧身而坐,也是有其“小九九”,总想一钓成功,有大鱼上钩,侧身好使劲,全力起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正当小孩全神贯注,注视水中动静的时候,却有路人走上前来问路,这下可急坏了小小钓鱼客,他不回答又不礼貌,回答又怕惊走水中鱼儿。眼看问路人近了,急得他连连摆手,示意对方问话和走路轻点,再轻点,别把鱼儿吓跑了。至于后来,诗中没有写了。小孩是怎么做到既回答了问路人,又不惊动水中即将上钩的鱼儿,读者只有自己去想象了。

这首绝句,将小儿垂钓认真专注的神态,处理问路人与上钩鱼之间关系的天真纯朴,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不失为一篇古代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难得的好作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州桥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代〕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译文及注释 州桥译文 天汉桥南北的天街之…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9
  • 百家姓·井文言文

    百家姓·井文言文   历史来源   「井」源出:   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姓源》所载,周代姜尚(太公望)受封于齐国。其后有出仕虞国者,为大夫,受封于井邑,称为井伯,其子孙遂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5
  •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文言文中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余、予、朕、台(yí)、卬(áng)”等七个。其中,常用的是“我、吾、余、予”四个。   吾:吾与汝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有功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不敢当其职焉,能者亦不得蔽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孟母三迁文言文原文翻译

    孟母三迁文言文原文翻译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母三迁文言文原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孟母三迁   …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34
  • ●卷三十六・杂文

           【瘗砚铭】   (铭,或作文。)   陇西李观元宾,始从进士贡在京师,(公与元宾皆贞元八年进士也。)或贻之砚。既四年,悲欢穷泰…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