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鉴赏

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残:凋谢玉簟(dian):素白的竹席。②锦书:前秦窦滔妻苏若兰曾寄给她丈夫一首织锦回文诗,后世“锦书”多指夫妻间往来的书信。

【鉴赏】本词乃作于女词人与其夫赵明诚远离后。这首极富艺术魅力的《一剪梅》,历来为人称道,其间更有数句别出巧思、意象蕴藉的千古绝唱。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飘逸,令人省目”。

起句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状室内之物,以开始凋谢的红色荷花和有些发凉的素白竹席,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顿时点染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清秋季节,也烘托出词人的凄凉情怀。此句设色清丽,意味深婉,被词评家称“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接下来的五句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对偶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词人划船出游之事,但着一“独”字却暗示了她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景由情生,情由景发。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然而,月圆人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未有,枉望断天涯。

换头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不仅展示了花落水流之景,同时也兼比兴,喻青春易逝、光阴难驻,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由此自然过渡到后面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并由己及人,足见两心之相通、相印。正因人在两处,心罩深愁,“此情无计可消除”。结尾三句中,“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既工巧又明白如话,表现手法十分绝妙,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末二句更与前面同为对偶句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互衬映,相得益彰,皆成为千古离人相互惦念的名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全词翻译赏析

    “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出自晏几道《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本草纲目果部橡实》的文言文

    《本草纲目果部橡实》的文言文   释名   橡斗、皂斗、栎 、柞子、茅、栩。   气味   实:苦、微温、无毒。   斗壳:涩、温、无毒。   木皮:苦、平、无毒。   主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曲江对酒》翻译赏析

      《曲江对酒》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29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翻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9
  • 文言文《为学》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为学》的部分试题及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9
  •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文言文描写品性的词语解析   1.正面品行   1聪、慧、敏、颖:聪明,有才智   2耿介:正直;孤高,不趋时。   3鲠直:直爽,正直(义同:耿直梗直)   4刚毅:刚强、果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