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王沂孙

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

已悄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

 

【注释】聚景亭:杭州聚景园内的香雪亭,在西湖之东,本是南宋御园。层绿:重重叠叠长满绿苔的梅枝。峨峨:高耸的样子。纤琼:细玉,指白梅。皎皎:润泽洁白的样子。盈盈: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秀美。此处喻白梅。

【鉴赏】这是一首唱和词,名为吊梅,实为吊宋。全篇贯穿着梅花的品格和神韵,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兴废之感便通过这浅淡幽香的生命表达出来了。

上阕从回顾往昔写起。起句追述聚景园昔日梅林之盛:“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层层叠叠,横斜间出,一一倒映在清澈的西湖水面上,写出了梅树特有的清秀风姿。词人从昔日聚景园的梅花之盛着笔,是为了表达对故国的深切眷恋,正是陈廷焯说碧山词“味最厚”、“力量最重”之处。“过眼年华”以下,说的是旧地重游,勾起昔日风流俊赏的韵事,难以忘怀。想当初,风流年少,唤酒寻芳,吟诗填曲,时光是多么的美好。现如今,却是历经沧桑、深怀黍离之悲的遗民故老了。

下阕就聚景园梅的今昔对比,追怀亡宋故国。宋孝宗建聚景园,供已退位的高宗闲暇游幸。直至理宗时,历朝皆于此赏梅。“夜深归辇”,不啻是先朝盛事,记下的是深夜归辇的帝王家的风雅闲情。上面说“应忘却”,实际上是说印象太深了,忘不了。“已悄黯,况凄凉近来离思”,使词人感到销黯凄凉的,正在于这些尚未忘却的先朝韵事。“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说梅下兴怀人之念,但已有人天之隔的味道,已经永远不可能遥致而寄达了,因此不禁泪下淋浪,洒满了征衣。“一枝”和“残花”,照应开篇的梅林之盛,一盛一衰,两相对比,不胜兴废之感。“但殷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即表明咏梅寄怀,写的是亡国之痛。

词人从先朝旧游写起,备记当时风物和往昔交游,最后落到眼前的一片凄凉,更是加强了沧桑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2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铚《春近》范成大《秋日二绝》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秋日二绝 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1
  • 画阁巢新燕声喜全诗赏析

    画阁巢新燕声喜全诗赏析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8
  • 论语十则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12
  • “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手折衰杨悲老大,故人零落已无多。”这两句是说,今天我折柳为你送别,可惜我们都已经老了;我们的故旧大都过世,留下的已没有几个了,今天和你分别,谁知还能不能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4
  •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意思及鉴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诗意: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凡人不羡慕神仙。这两句写出了男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登城》《望海楼晚景》阅读答案对比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