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吴文英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注释】

凝妆:精心地梳妆。相如:指司马相如。攲(qi):倾斜的意思。舣(yi):停泊。清臞(qu):清瘦。

【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且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作品。

词人在整首词中,紧紧围绕“楼”这一主角,从不同角度来让人感受“楼上”和“楼外”的一切。上阕以“山色谁题”来显出一种高亢的气势。“修竹凝妆”二句,恰是上楼之前的景物,修长而又娇嫩的翠竹好像美人一样在梳妆打扮,穿梭其中难免叫人留连忘返,干脆在垂柳下系马驻足,准备细细品尝一番。“凭阑浅画成图”,促成了这种想法,登上楼去倚栏而眺望湖光山色如淡墨勾勒出的优美图画。正是在这种豪迈的心境下,油然而生地喊出了“山色谁题”。

俗话说,登高而望远。楼上的风景可比楼下好得多。视野中有“雁”,有“斜阳”,感受着“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余”,才恍然走出酒醉的幻景。“旧寒”一词,顿然感伤,仿佛百感而交集于一点,尤其是“酒醒”后心中沉淀更多的是惆怅。不尽“自消凝”,独自黯然,感悟“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这与开始的那份高亢气势形成鲜明对照,“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点明词人此时的心境,“伤春”对应“旧寒”,伤春的情怀并不在于此时身处高楼,即使在高楼中感觉“能几花前,顿老相如”。伤春而在于孤灯前倚卧枕褥,窗外春雨绵绵,室内却空对熏香铜炉。词人以“顿老相如”到“伤春”,无不在痛惜着时间的流逝,而时间的流逝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即是形容的憔悴,所以,词人“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无奈面对清流中的清瘦面目。“飞红”数句,更是感伤至极。飘飞的落花对应着“愁色”,落花沉底,愁色“搅翠谰”。令人意外的是,词人在末句,居然伤感至“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这显然是读者难预料到的。

由楼的诱惑,到上楼,到伤春,到“莫重来”的心绪变化,正是全词要表达的一个触景伤情主题,这种前后一正一反的对比让这种主题更具感染力,“楼上”的景物或许让人陶醉,但“楼外”的心境更让人心碎,登临远眺,触发的是词人抚时感时的忧伤心情,在“东风紧送”、“灯前”、“雨外”、“总是愁鱼”的楼外情景下,流露出一种对国势衰微,江河日下的无限感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同学们有学过田父遗产这篇文言文吗?以下是是它的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有一田父,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有家室。日出而作,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70
  •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文言文原文解析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五节》文言文原文解析   原文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翻译   孟子说:“制造车轮、车厢的工匠能告诉人规矩,却不能使人变得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苏轼《六一居士集》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六一居士集叙  苏轼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下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孟子曰:“禹抑洪水,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5
  •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的大意: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这两句渲染了清幽静…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 途中原文翻译及赏析

      《途中·悠悠辞鼎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古诗全文如下: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7
  • 唐明皇赐名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唐明皇赐名》是讲述唐明皇和贺知章的文言文故事。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唐明皇赐名》文言文翻译和注释,欢迎阅读。 文言文   贺知章有高(1)名,告…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2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