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吴文英

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苧。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亸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注释】

锦儿:钱塘名妓杨爱爱的侍儿。歌纨:歌唱时的绢扇。金缕:金线缠成的衣服。苧:一种麻料,背面白色,此处形容发白如苧。鲛绡:鲛人所织之绡,此处比喻薄纱手绢。亸(duo):下垂的样子。亸凤,即指垂翅之凤。破鸾:破镜之意。

【鉴赏】

这是词中最长的调子,共四叠,二百四十字。词人通过此调子有足够的空间来抒发自身情感。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这首词“全章精粹,空绝千古”。

正因为此调子较长,因而词人可在要表达的主题之外掺杂更多的内容,以达到烘托、映衬主题的目的。首叠的内容,陈洵说:“伤春起,却藏过伤别”(《海绡说词》)。“残寒”点明时间,与“春事迟暮”相对应,“燕来晚”,“画船载”二句,话中有话,背后隐藏着词人诸多感情事,这样会引起读者深揭谜底的兴趣。“吴宫”的出现,似乎表明词人对此处的印象的深刻。“念羁情”二句,深感此时词人的忧伤,只能“化为轻絮”残留在记忆中。这是写游春而伤春。

首叠的景物描写铺下一层感伤色彩,却为次叠的追叙打下了基础,“十载西湖”的情事,如今历历在目。“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与情人初遇西湖的场景仍是记忆犹新。“溯红”二句中的“偷”字深刻描绘出了当时恋爱时的那份羞涩和对恋爱的纯真感悟,“倚银屏”几句,刻画出恋爱给词人带来的那份愉悦和欢乐,让词人尽情享受着那份爱。这是追叙与恋人的幽会。

正是有了次叠对昔日好景的动人追叙,也就为下叠中抒发心中惆怅埋下了伏笔。词人善于在大段铺设场景过后,笔锋极力一转,去体悟惆怅和伤痛,让读者在欢喜中过渡到忧愁,而且往往这种忧愁是最痛楚和最刻骨铭心的,此叠在寻访中穿插对往日的回忆,“记当时”数句正是“十载西湖”下的情景,“青楼”依旧,而“临分败壁题诗”,在今“惨淡尘土”中。时光流逝,岁月轮回,触景伤情,如今已是昔日难再现了,人去楼空,孤寂早已涌上心头。这是写与情人别后的思念。

末叠引出怀旧伤今和长恨之情,“暗点检”、“漫相思”,这种撕声裂肺的呐喊,是词人心灵的最大慰藉吗?还是孤独无助的发泄,只得以“怨曲重招,断魂在否?”结束全词,抑郁沉重。这是对亡故情人的凭吊。

词人用娓娓道来的追叙方式诉说着自己情事的悲喜,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悲欢离合之情的忧伤,其诉说如在耳边讲述故事,下笔轻灵流畅、自然,真切动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6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韩诗外传之《引刀断织》

    原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49
  • 《陶潜颖脱不羁》原文及赏析

    《陶潜颖脱不羁》原文及赏析   《陶潜颖脱不羁》是初中学过的文言文,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陶潜颖脱不羁》原文及注释赏析,欢迎阅读学习!   【原文】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1
  • “傅潜,冀州衡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傅潜,冀州衡水人。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至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0
  • 有关描写描写柳的诗词名句鉴赏

    有关描写描写柳的诗词名句鉴赏 诗中有柳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0
  • 《次韵傅惟肖》

    萧德藻 竹根蟋蟀太多事, 唤得秋来篱落间。 又过暑天如许久, 未偿诗债若为颜。 肝肠与世苦相反, 岩壑嗔人不早还。 八月放船飞样去, 芦花丛外数青山。 傅惟肖曾知清江县(今属江西)…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3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阅读答案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