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注释】

玉骢(cong):良马,色青白相间。花钿:本是用珠宝制成的首饰,此处代指美女。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旖旎春光、点写歌舞升平的游乐词。此词曾得到南宋临安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并经过御笔改定。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阶级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全词主写西湖春景,上下一气贯通。词的前四句写人也写马,而其意在渲染西湖的美不胜收。西湖放游,日日如此,以至于到了人“日日醉湖边”,而马则“惯识西湖路”的境地。“惯识”承“日日”,“沽酒楼”承“西湖边”,马经此而“骄嘶”,而写马正为了写人。一个“醉”字已将人带入那神往的画中。故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有云:“起处自然馨逸”。通过侧面渲染,西湖魅力已然足见。“红杏”而下四句实写西湖美景。“红杏”、“绿柳”予人以花香,配之以暖风,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继之以悠扬飘荡的“箫鼓”和隐约可见的“秋千”,加上青春靓丽、珠光宝气的出游丽人,人文景观热闹非凡,令人乐陶。有山、有水、有花、有人、有声、有色,此等美景只应天上有,如今却在人间西湖边现,难怪西湖有“人间天堂”之美称。如此美不胜收的胜景,谁人能不陶醉于其中呢?末四句则写日暮人归,湖水山色幽悄淡远,风光依然妩媚,词人余兴未尽,独自赏玩之余,相期明日扶醉重来。既是与前“日日醉湖边”相呼应,也表达了词人对西湖春景的无限留恋。

此词笔调轻快流丽,如行云流水,读来令人心无远虑。但词局限于风光如画、香绮浓艳的描写,故篇外并无多少深意可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得乐天书》《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1]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得乐天书   元稹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7
  •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 [征辔(p…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13
  • 核舟记

    朝代:明代 作者:魏学洢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63
  • 《夔有一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夔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41
  •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命题改革大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命题改革大   现在大家所关注的,主要还是考试科目的变动,以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其实非常要紧的,还有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可能因为改革的措施来势汹涌,人们对此还来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叹鲁二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叹鲁二首 [唐] 白居易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 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 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 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 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 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