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袁去华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注释】

倩得:请得。东风:春风。如许:如此、这般。寒暄:问寒问暖。浑无定据:没有一点确切的消息。

【鉴赏】

这首《剑器近》抒写闺中春愁,伤春怀人,情调格外忧伤。是袁去华创制的新曲。它的体制,“上中两叠,字句声韵皆同,是亦双拽头也”(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这种三叠词中的特殊形式,在词中并不多见。

首叠写风雨之后的春景,既流露了词中人对美好春色的亲切赞美,也表现了对春光消逝的深深惋惜。夜间的绵绵细雨,好在被春风打住,那盛开的海棠花,此刻显得分外的妖娆美丽,愿这美景长留不去。

二叠由写外景转入院内。一个“悄”字刻画出庭院的沉寂凄清,深婉曲折地传达了伤春的情怀:庭院中悄然无声。你用心细听,那一声声莺啼燕语,分明与人一样,充满着丝丝愁意,生怕春天走得太快。全词中无论是写“且留取”的海棠,还是写“怕春去”的莺燕,都流露出作者惜春愁春的心境。

末叠从写景转入写人。枝条美丽的绿树下,树荫一片,时间刚刚转过正午。“重帘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二句,写人睡之无绪和念远怀人之凄楚。刚刚睡起,层层帘幕还未卷起,一个人寂寞地看着室外纷飞的柳絮。这里,风絮的飘零聚散,象征着人的离别和缭乱的心境。“偷弹清泪寄烟波”,三句作者心绪翻飞,化用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诗意,展开联想:偷偷抹去伤心的眼泪,将思念的感情附之于那烟波浩荡的江水,流到江头的故人那里,告诉她我已是如此的凄凉消瘦了。“彩笺无数”三句的意思是,远行人寄来的情书虽然多,除去那些问候话,只是归期不定,也未说何时才归来。“浑无定据”,意即没有一点确切的消息。词的最末一句,以景结情,客观景物和人的心境相融合,表达出愁肠百结的相思之情:夕阳中,我凝神远望,千山茫茫,令人断肠。

这首词由景人情,环境气氛由轻清而重浊,情致由凄婉幽怨而悲哀直露,一气舒卷,笔触细腻柔和,语淡情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3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汉代――古诗十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59
  • 晋书王沈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王沈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晋书王沈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晋书·王沈传   原文:   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7
  •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也。年十余岁,诣同县乐隐受学。后隐为车骑将军何苗长史,招随卒业。值京都乱,苗、隐见害,招与隐门生史路等共殡敛隐尸,送丧还归。道遇寇钞,路等皆散走。贼欲斫棺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李渔《饭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李渔《饭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李渔   【原文】   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为喝破,使姑传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0
  •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这两句写边塞将士开怀放歌、人欢马叫的场面——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人们目送…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杨善的文言文阅读题目

    杨善的文言文阅读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杨善会,字敬仁,弘农华阴人也。父初,官至毗陵太守。善会大业中为鄃令,以清正闻。   俄而山东饥馑,百姓相聚为盗,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