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炳灵寺石窟的诗词大全

炳灵寺,旧名龙兴寺,又名灵岩寺。炳灵为藏语 “千佛” 或 “十万佛”之意。寺在甘肃永靖县西约50公里,黄河北岸积石山中,有石窟造像于黄河两侧南北峭壁上,长2公里,上下4层,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现存有自西秦、北魏、北周、隋、唐,直到明清各代窟龛183个,大小石雕像694座,壁画900平方米,另有石塔1座,泥塔4座。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称:“河峡崖旁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现169窟据认为即唐述窟,内有精美的西秦造像与壁画,是我国石窟中历史最早的艺术珍品。1967年兴建刘家峡水库后,寺及石窟与库水相平,但窟前有防水大坝,坝前波光潋滟,坝后岩窟崔巍,乘游艇从刘家峡水库大坝西行,可直达窟前,风光殊为奇绝。

冰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

况有冰桥最奇绝,银虹一道似天梯。

[诗名] 冰灵寺

[作者] 解缙

[注释] ●冰灵寺:即炳灵寺石窟。●龙蟠:形容古柏高大,枝干弯曲,犹如巨龙蟠在山岩。●翠微: 青翠的山峰。

山峰滔浪浪滔沙,两岸青山隔水涯。

第一名桥留不住,吾侪□□卧芦花。

[诗名] 无题诗

[作者] 佚名,炳灵寺石窟隔河对岸有一石滩,滩上石如屋大。一巨石上刻“龙窝”及“万笏朝天”字样,并刻此诗,无题,也无署名。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后,因水位提高,石滩已淹没,刻石也没入水中。诗见于冯国瑞 《炳灵寺石窟勘察记》。

[注释] ●第一名桥:炳灵寺下的黄河上原有一桥,名曰 “天下第一桥”。唐、宋时尚存,毁于西夏。后又建成浮桥。刘家峡水库蓄水后,浮桥也被淹没。

尝拟谢灵运,惜为气力殊。

降心随小路,骇浪虑轻桴。

过眼峰堪画,插天阁欲扶。

淟然闻土谷,罗拜礼金瞿。

[诗名] 游灵岩寺记 (原是一篇游记,诗缀其末,因以文题为诗题。)

[作者] 王荷泽,字予望,晚年称了望。明代甘肃陇西 (今陇西县) 人。

[注释] ●谢灵运:南朝刘宋著名山水诗人。●气力殊:体力大不如谢老之意。●降心:本降心相从之意,此处为不得已、只好之意。●骇浪句:看到黄河的惊涛骇浪,担心小木筏的安危。●过眼句:是说望中的峰峦叠障,足以入画。●淟然: 污浊貌。●土谷: 疑指唐述谷。●罗拜: 四面下拜。●金瞿佛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3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朝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73
  • 咏新荷应诏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619
  •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翻译赏析

      《生查子·金鞭美少年》作者为宋朝诗人晏几道。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7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全诗翻译赏析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译文]  泉水流过高山响声软绵无力,黄昏的余晖照在幽深的松林里显得冷峻。   [出自]  王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9
  • 唐诗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钱起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译文及注释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译文…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46
  •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答案及翻译

    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