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卢挚

        

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

        年时寒食,直到清明日。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  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古代寒食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是为纪念介子推被火烧死而定的日子,以后与清明一起,成了人们怀念祭祀祖宗或亲人亡灵的时节。这首词便是作者在歙城(今安徽歙县)寒食日为怀念亡妻而作,其意绪上承晋代潘岳的《悼亡诗》。
        词用前后对比相形的手法,道出有家和无家的深刻感受,平实中自有无限哀怨。上片从往年寒食、清明日落笔,那时尽管家境贫寒,可是每到寒食、清明,总还是有简陋的酒菜可供自适。“草草杯盘”与“家徒四壁”相应,在此背后,正有一个既善操持家庭生计、又能体贴丈夫的贤妻在那里张罗。其中“草草杯盘”语出宋王安石《示长安君》诗“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家徒四壁”则用《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语,谓四壁空空,并无家财积蓄。作者在此于点出时节之后,仅用短短两句追忆写实,使人在贫寒平淡中感到一种朴实的满足、无言的温馨,而这一切全是因为有家的缘故。
        下片折入“今年寒食”,同时突出强调“无家”的巨大变化,以及对此的深刻感受。作者写心中的哀思和怨恨,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那就是东风满天涯,说无家的悲苦和死别的憾恨,正像寒食、清明时的东风那样,吹遍了天涯。换句话说,这时所见所闻的一切,无不供愁献恨,使他想起了往日有家的所有好处,想起了那个曾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词的最后两句极力渲染丧妻后的凄苦和孤独,妙在用海棠和梨花加以烘托映衬,情深处让人潸然泪下。“海棠睡去”用《太真外传》记唐明皇笑贵妃醉酒未醒如“海棠睡未足”语,恋花惜春,情韵幽深。这里“早是”和“莫教”递进,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说妻子去世后已无人为伴,过节只能一人独对海棠梨花;其次是时已夜深,连海棠也悄然睡去,剩下的只有惨白的梨花了,如果再让它也醉了,自己岂不是更加冷清和形影孤单了吗?情意之幽苦令人难以为怀。
        此词好处在于抓住寒食、清明这样一个祭祀、追念亡灵的日子,从前有后无的强烈对比中突出对家的留恋和追怀,从而不言伤逝而伤逝之情蕴藉凄婉,深致悠思感人肺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2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注释及翻译赏析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66
  •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 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武昌松风阁》

    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 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 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 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 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359
  •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这两句是说,奸佞小人在君王周围,致使朝政日衰;自己老年去朝,忧思难消。设喻巧妙,委婉含蓄,曲折寓情。 出自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著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夜泊宁陵

    朝代:宋代 作者:韩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59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