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边浴礼

        柳发霜髡,苔衣雨坼,夕阳红上孤城。风翦云罗,昨宵偷放新晴。秋光不管人肠断,断肠人、翻爱秋清。小银塘,凋了残荷,荒了枯萍。  僧楼半角苍烟织,记香迷稚蝶,絮搅雏莺。一夜凉飔,阴阴换作虫声。临流悄向沙鸥说,算萧骚、谁更如卿?怅归途,枫叶芦花,无限飘零。
        边袖石为词,于“秋”情有独钟。打开其《空青馆词》,咏秋的词章在在皆是。小题点明“秋”字者,即有《霜叶飞·秋林》、《琐窗寒·秋烟》、《翠楼吟·秋蝉》、《月华清·秋虫》等。他是深谙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九辩》)之真意的,悲秋是他擅长的题材。这首叙写羁旅归愁的《高阳台》词,虽未以小题特为标出秋意,却是咏秋言悲的佳作。
        “柳发霜髡,苔衣雨坼,夕阳红上孤城。风翦云罗,昨宵偷放新晴。”开篇五句展现黄昏独上孤城时所见的景色。残阳如血,染红了孤城的垣墙。连日霜打雨袭,柳叶落尽,苔藓龟裂,一派颓败景象。寻常秋景,在词人笔下,显得灵动而富情致。不称柳叶,而称“柳发”;不说霜打叶落,而说严霜剃尽了柳树的头发。不称苔藓,而称“苔衣”;不说雨淋苔裂,而说寒雨撕裂了苔藓的衣裳。不说夕阳照红了孤城,而说夕阳的红光爬上了城垣。诗意的想像极大地丰富了词境的表现。一个“孤”字,一笔两到,既明写城“孤”,又暗写人“孤”,词人心境的孤寂尽在不言之中。“风翦”两句逆挽一笔,交代秋晴乍临的出人意料。原来,昨夜秋风扫尽阴霾,才有了今日晴空的清朗。不言阴云,而言“云罗”,突出了阴云如罗网般密布;不说风吹云散,而说秋风剪破如网的阴霾。不说天晴的出乎意料,而说天公“偷放”秋晴。同样以拟人手法,增加了词中兴味。
        “秋光不管人肠断,断肠人、翻爱秋清。小银塘,凋了残荷,荒了枯萍。”下面五句由秋光逗出秋情。“翻”,反而。秋光放晴,秋光中的词人却愁肠欲断。“人肠断”、“断肠人”,回环往复,融回文、顶针修辞为一体,造语精妙别致,愈见深婉悲切。但明净的秋光毕竟给他带来清新的感觉,这倒使他反而喜欢起秋光来了。“不管”两字,写得秋光富有人的情思,它是无情的,不管愁人肠断。“翻爱”两字,写出词人的心境,尽管“肠断”,却仍喜爱“秋清”:爱天宇的清朗、气息的清新和景色的清丽。词人拈出眼前池塘的一则荷凋萍荒的小景,补足“翻爱”和“秋清”意。“银塘”,形容池塘的清澈明净。连连霜侵雨袭,残败的荷花凋尽了,枯萎的萍草消失了,池塘显得更加清澄宜人。苏轼于荷尽时窥见一年的好景(其《赠刘景文》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词人于荷凋萍荒时感悟秋的清新,妙能化腐朽为神奇,可谓异曲同工。“凋了残荷,荒了枯萍”两句,唱叹有致,直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宋蒋捷《一剪梅》)的风韵。
        “僧楼半角苍烟织,记香迷稚蝶,絮搅雏莺。一夜凉飔,阴阴换作虫声。”换头五句截取僧楼景观的变化,呈示秋意的骤降。“僧楼”,即寺院楼屋。“凉飔”,秋日的凉风。“阴阴”,犹隐隐。词人眺远处,茫茫烟霭遮掩了寺院的一隅。那里,曾经花香飘逸,迷得小蝴蝶久久萦绕;曾经柳絮飞舞,搅得小黄莺时时追逐。然而,一夜凉风骤起,这一切都消逝殆尽,花柳莺蝶换成了秋虫,隐隐传来声声鸣叫。词人于秋日的虫声颇有感慨。其《月华清·秋虫》词云:“露冷琼疏,烟迷钿砌,秋声直恁凄苦。乍咽还啼,似把旧愁频诉。”闻此声,能不勾起愁绪!眼中僧楼苍烟,心中花柳莺蝶,耳中阴阴虫声,不言愁,其愁自现。
        “临流悄向沙鸥说,算萧骚、谁更如卿?怅归途,枫叶芦花,无限飘零。”这五句引沙鸥为同调,抒写羁旅归愁。词人来到溪流边,悄悄地对沙鸥说:要说萧瑟凄凉,谁还比得上你呢!杜甫《旅夜书怀》诗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词人正以沙鸥自况,不无揶揄地自我解嘲。此情此境,可与辛弃疾“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相媲美,但一样的风趣,却折射出词人不同的性情与格调。结末以白居易《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抒发归愁,揭示心中“无限飘零”的惆怅,语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抒写羁旅的凄清幽怨,颇具异于流俗的情性和意趣。词人的非凡想像力,使笔下富有生命力的风物无不染上迷离惝恍的主观色彩,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霜髡柳发,雨坼苔衣,风翦云罗,红上孤城,新晴偷放,香迷稚蝶,絮搅雏莺,悄向鸥说……凡此种种,炼字炼意,匪夷所思。更难能可贵的是,词人于“肠断”之际,透过残荷枯萍的衰飒发现“秋”之“清”意,“翻”而“爱”之,显出襟怀的高洁与清雅。谭献《箧中词》谓:“袖石方伯填词,刻意南宋,位置在草窗、玉田之间。”细味此词,不难窥见周密《高阳台》(宫粉雕质)和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的风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林逋《长相思》全词翻译赏析

    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译文]   钱塘江两岸秀美的青山整天在为离别的人们送行,可这山山水水懂得离别之情吗?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10个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10个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1.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定的,安逸的。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安稳的,安定的`。如:风雨…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陆游《示儿》原文、注释和鉴赏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这是陆游的绝笔诗,写于八十六岁。此诗作于他临终之时。示儿:临终前,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77
  • 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30
  • 写河南洛阳的诗词大全

    洛阳是我国六大古都 (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之一。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先后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在此建都。唐朝和北宋等朝代,…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52
  • 开壕行原文赏析

      《开壕行·前人筑城官已高》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人筑城官已高,后人下车来开壕。   画图先至中书省,诸公聚看标贤劳。   壕深数丈周千里,役兵大半化为鬼…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