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其一) 谭献

        楼外啼莺依碧树。一片天风,吹折柔条去。玉枕醒来追梦语,中门便是长亭路。  眼底芳春看已暮。罢了新妆,只是鸾羞舞。惨绿衣裳年几许,争禁秋风争禁雨!
        谭献《蝶恋花》词共六章,成一组,当时在朋辈间颇得佳评,如其《复堂日记》记载:“亡友刘履芬彦清《古红梅阁遗集》……集中《怀人绝句》论予诗词,激赏于《蝶恋花》六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也说:“仲修《蝶恋花》六章,美人香草,寓意甚远。”以下逐章评赏,而又语焉不详。玩第五章“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语意,此词当为谭献年青时所作。庄棫曾为《复堂词》作序,内云:“仲修年近三十,大江以南,兵甲未息,仲修不一见其所长,而家国身世之感,未能或释,触物有怀,盖风人之旨也。”所谓“兵甲未息”云云,显指当时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不断交锋。至于其中有何“风人之旨”,如何“寓意甚远”,恐怕很难确指了。
        就字面看,六章皆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且皆以女子口吻道出。此处所析为第一章,写初别。词中女子以“啼莺”自比,以“碧树”、“柔条”喻夫君,“天风”无疑便暗指“兵甲未息”之类。时局杌陧,乱世儿女,凤飘鸾泊,劳燕分飞,而割不断情丝万缕。后世“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的歌词,写的也是同一种况味与意绪。人已远去,而在少妇梦中,仍夫妻厮守,款款软语,喁喁情话,犹如夙昔。醒来四顾茕茕,能不倍感凄切!不意闺门之外,竟成久别之地!
        下片全写思妇独居空闺的哀感。前三句从自身写起。“鸾”是思妇自指,而今凤单鸾只,纵有新妆,又有什么心思穿着?纵有妙舞,又给谁人观赏?《诗经·卫风·伯兮》有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向来坚贞纯情的女子,都是千古同心的。末二句从对方设想。“惨绿”者,淡绿、浅绿也。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记载,户部侍郎潘孟阳曾在家中宴集宾朋,其母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并称其他年“必是有名卿相”,后人因称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为“绿衣少年”。这里所谓“惨绿衣裳”者,当指女主人公的夫君,他也正当年少,风度出众。但诚如宋词所叹,“惨绿愁红,憔悴都因一夜风”(张孝祥《减字木兰花》)。青春韶华又能经受几番岁月的风雨,夫妻恩爱的大好时光恐将在离别中消失殆尽。《白雨斋词话》评这二句为“幽愁忧思,极哀怨之致”。所谓“极哀怨”云云,大概也暗寓着谭献自己对仕途的感伤,他恐怕也是以“有名卿相”自许、自期的,而在此“兵甲未息”之世,前路茫茫,岁月空迁,又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
        谭献属常州词派,在讲求“比兴寄托”之外,更进一步认为“义可相附,义即不深;喻可专指,喻即不广”,即词中的喻意不可专指一人一事,惝恍迷离,才能意味深长。他的这几首《蝶恋花》词,在男女离愁别绪之外,到底还隐含着怎样的“家国身世之感”和“风人之旨”,文献不足征,不敢妄加推测。好在谭献还教给我们一个读词的不二法门,叫做“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话》),我们不妨即以其人之道,还解其人之词,见仁见智,各有会心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江万里,字子远,都昌人。少神隽,有锋颖,连举于乡。入太学,有文声。召试馆职,累迁著作佐郎、权尚左郎官兼枢密院检详文字。知吉州,创白鹭洲书院,兼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召为屯田郎官,未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高中语文最可能考的45个情景默写名句及答案

    45个情景默写名句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借兵器来侧面表现边塞酷寒天气的诗句是“      _______…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6
  • 《百家姓.查》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查》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1、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以邑名为氏。齐国的君主齐顷公的儿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为自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同学们有学过田父遗产这篇文言文吗?以下是是它的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田父遗产文言文翻译  原文   昔有一田父,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有家室。日出而作,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69
  • 杜审言《登襄阳城》阅读答案

    登襄阳城 [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①非新里,章华②即旧台。 习池③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注】①冠盖:里名,冠和盖都是官宦的标志,东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导语: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高中文言文实词   1.去:(1)离开;(2)距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