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涉调】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

        

杜仁杰

        

庄家不识构阑

        【耍孩儿】风调雨顺民安乐,都不似俺庄家快活。桑 蚕五谷十分收,官司无甚差科。当村许下还心愿,来到城 中买些纸火。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碌碌纸榜,不似那答 儿闹穰穰人多。
        【六煞】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 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 背后幺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 合”。
        【五煞】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 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 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 筛锣。
        【四煞】一个女孩儿转了几遭,不多时引出一伙。中 间里一个央人货,裹着枚皂头巾顶门上插一管笔,满脸 石灰更着些黑道儿抹。知他待是如何过? 浑身上下,则 穿领花布直裰
        【三煞】念了会诗共词,说了会赋与歌,无差错。唇天 口地无高下,巧语花言记许多。临绝末,道了低头撮脚, 爨罢将幺拨。
        【二煞】一个妆做张太公,他改做小二哥,行行行说向 城中过。见个年少的妇女向帘儿下立,那老子用意铺谋 待取做老婆。教小二哥相说合,但要的豆谷米麦,问甚布 绢纱罗。
        【一煞】教太公往前挪不敢往后挪,抬左脚不敢抬右 脚,翻来覆去由他一个。太公心下实焦燥,把一个皮棒 槌则一下打做两半个。我则道脑袋天灵破,则道兴词告 状,刬地大笑呵呵。
        【尾】则被一胞尿,爆的我没奈何。刚捱刚忍更待看 些儿个,枉被这驴颓笑杀我。

        【注释】①央人货:即殃人货,犹言害人精。当时院本演出以五人为一伙出场 时付末站在中间。②直裰:长袍。③皮棒槌:也叫搕瓜,是付末打诨时用的,槌头用 软皮包棉絮做成,打时不会痛。刬地:平白无故地。④驴颓:雄驴生殖器,骂人的话。
        【鉴赏】这首散曲生动诙谐地描写了一位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到城里 观看杂剧演出的情形。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它的史 料性,它是元杂剧演出情况最原始的资料,具体记载了当时杂剧艺人的演 出过程,诸如广告宣传、演员化妆、剧院规模等等。庄家即庄家汉,农民。 构阑即勾栏,宋元时演出戏剧杂耍的场所,因其以栅栏勾连围绕,故名。
        首曲【耍孩儿】先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差科指差役、租税。纸火即香烛 纸马。由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庄家丰收,再加上没有差役租税,于是乡 下人进城买些香烛纸马还愿上天的保佑。偶然发现街头挂着的花花碌碌 纸榜,他不知道那就是当时杂剧演出的广告,只是看到许多人在那里围观, 非常热闹。
        【六煞】写乡下人所看到勾栏看门人招徕观众的情景。“煞”是套数里 煞尾的曲调,但为了充分表达曲意,可以增加调数。调数大都倒数,像这里 的从【六煞】到【一煞】。椽做的门,即用椽子做成的简易木门。么末,即杂 剧。这位看门人大声吆喝,今天演出的两个剧目是院本《调风月》和么末 《刘耍和》。有学者认为,宋室南迁以后,有一部分北宋宫廷中的艺人流落 在金人统治的北方民间,他们认为自己演出的杂剧是出于宫院之本,是正 宗的,为了与民间江湖班子相区别,就将自己演出的剧本称为“院本”。院 本实际上就是杂剧的别称。《调风月》是当时经常演出的院本。刘耍和是 金元间著名的杂剧演员,当时剧作家红字李二、花李郎是他的女婿。他的 故事后来被编为杂剧。元高文秀有《黑旋风敷演刘耍和》杂剧,今已亡佚。 为了吸引观众入场,这位看门人还夸说自己的演出非赶散的班子可比。 “赶散”指赶场的散乐,走江湖的戏班。“妆合”即装呵,指勾栏里的正规 演出。
        【五煞】写乡下人交了二百文钱进了勾栏时看到的情景。木坡,指观众 席。钟楼模样,指戏台。人旋窝,指拥挤的观众。台儿,指前台中间靠后边 的座位,是伴奏的女艺人坐的,当时叫作乐床。“赛社”是我国古代的民间 习俗。人们在农事之馀,陈列酒食祭祀神灵,并敲锣打鼓迎神出庙,周游街 巷。正因为乡下人初次进勾栏,所以才不能理解这寻常的演出伴奏。
        【四煞】【三煞】描写开场时一段演出,当时叫作艳段,宋灌圃耐得翁《都 城纪胜》记载当时杂剧演出的规矩是:“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 做‘正杂剧’,通名‘两段’。”临绝末,指临近艳段结束的时候,幺即幺末,指 杂剧。杂剧就要上演,所以说“爨罢将么拔”。
        【二煞】【一煞】描写院本《调风月》的演出。这场小戏共有三个角色,故 事很简单。副末扮演的张太公与副净扮演的小二哥在杂剧里构成一对滑 稽角色,互相配合,共同营构滑稽场面。宋金杂剧还常常用到另外一种外 在的喜剧手段,就是优人间的互相击打。副末往往于语言点题的同时,用 杖、棒等砌末击打副净,即曲中所描述的“把一个皮棒槌则一下打做两半 个”,来增加科诨的强度,将喜剧效果推进到高潮。乡下人本来就被“一胞 尿爆的没奈何”,没想到如此强烈的喜剧效果让他不禁大笑起来,结果尿了 一裤裆。全曲就在喜剧高潮中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作者杜仁杰富于幽默,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虞集《田氏先友翰墨序》 称其“善谑”。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云:“你课牙比不得杜善甫。”钱南扬 先生注曰:“课牙,即嗑牙,课、嗑北音相同,故可通借。犹云斗嘴嚼舌。”其 “善谑”的风格从此曲可见一斑。另外,这种以乡下人的视角来叙写的手法 对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当有所影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怀肃,彭城人,高祖从母兄也”试题阅读练习

    刘怀肃传     刘怀肃,彭城人,高祖从母兄也。家世贫窭,而躬耕好学。     初为刘敬宣宁朔府司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3
  • 写塔尔寺的诗词大全

    塔尔寺,藏语称 “袞本”,意为 “十万佛像”。在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其余五寺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13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的意思: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   出自南宋词人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95
  • 七哀诗三首·其一

    朝代:魏晋 作者:王粲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66
  •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与特点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5
  • 温人之周文言文翻译

    温人之周文言文翻译   《温人之周》选自《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一部历史散文。战国时代东周虽然越来越弱,但还是名义上天子。周君为天下之君,是名正言顺的。可能现实不是这样,因为群雄割…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