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梧叶儿(秋来到)

        

无名氏

        秋来到,渐渐凉,塞雁儿往南翔。梧桐树,叶又黄, 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鉴赏】本曲为无名氏所作,以秋天苍凉的景色为背景展开叙述,用 秋景的凄清来烘托主人公凄凉的心境,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 表达了少妇对滞留他乡的夫婿的深深思念。
        “秋来到,渐渐凉,塞雁儿往南翔”,该句是对时令变化的客观描写。 秋天到来,天气渐凉,大雁南飞。事物运动本身就包含情感体验,大雁为 候鸟,南方是它历年冬天时的居所,是它的故乡。“大雁往南翔”,可看作 是大雁的思乡返乡之举,女主人公思念之人却依旧滞留他乡,与南翔的大 雁形成鲜明对比。“雁南翔”既是自然景象,又与女主人公情感呼应,对比 之下,难免怀有“君何淹留寄他方”(曹丕《燕歌行》)的嗔怪,更显女主人公 孤独失落的处境。“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是对秋景的进一步描绘,此 时的女主人公自我与世界交融,此处的“凉”不仅指天凉,更是女主人公心 境的凄凉。作者在此处选取“梧桐”这一意象,见叶黄叶落更觉秋深。本 是万物衰微枯槁的季节,加之女主人公孤独的特殊处境,更显凄凉。而 且,青干碧叶的梧桐,是伉俪情深的象征。古代传说梧为雄,桐为雌,梧桐 同长同老,我国有“梧桐相待老,鸳鸯合双死”之说。树木犹能夫妻情笃, 长相厮守,与之相较,人情何以堪呢?
        “绣被儿空闲了半张”,夫婿不在,饭桌之上旁边虚置的碗筷、举棋之 时对面无人的坐榻,这些都是可写之景。而作者选取“绣被”,便有他的用 意。夜深人静,思绪自然比白日更加敏锐,情绪波动比白日更大,思念之 情更加汹涌。女主人公此时看着空闲的绣被,比白日看着空闲的碗筷、坐 榻要更加伤感。睹物思人,难免联想起过去春宵帐暖的温馨情景,“当时 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的日常小事,如今想来却是刻骨噬魂的 思念,亦包含女主人公“荡子行不归,空床独难守”(《古诗十九首》之二)的 埋怨之情。也或者,我们可以想象,女主人公深夜入梦,与夫婿一晌贪欢, 而梦醒之后,现实之中只有空闲了半张的绣被。女主人公心中的巨大失 落感,亦隐于“绣被儿空闲了半张”之中。
        本曲用语自然,近乎口语,意在穷形尽相,这是元散曲的特点使然。 王国维曾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宋元 戏曲考》)作者崇尚“本色”,在曲中压纯韵,用重字,使全曲生动跳跃而绘 声绘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祭常山回小猎》

    苏 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 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 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 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朝若用西凉簿, 白羽犹能效一挥。…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4
  • 【正宫】醉太平(相邀士夫)

             曾 瑞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6
  • 答司马谏议书文言文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1
  • 烛之武退秦师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

    古诗文 2020年3月20日
    746
  •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常见40个官职名   在阅读古代传记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他们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4
  • ●卷八十◎尺牍七十九首

      【答周开祖二首(之一)】   久别思渴,不言可知。一路候问来耗。忽辱教,喜慰良深。乍寒,起居佳胜。承脱湖北之行而得乐清,正如舍鱼而取熊掌,甚可贺也。某忝命,甚便其私,即遂面话,…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