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百年三万六千场)

        

无名氏

        

遣怀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眼儿里觑,心 儿上想。教我鬓边丝怎地当,把流年子细推详。一日一 个浅斟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
        【鉴赏】这首曲子,为无名氏所作。曲中透露出作者对短暂人生的敏 感和留恋,对永恒快乐的追求。在感叹人生须臾的同时,又有对世人积极 享受人生的劝勉。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是对人生境况的总括,是对人 生价值的解构。纵便活得百年时光,也不过三万六千个短暂时日。人生 不如意十之八九,这短暂的时日还要被风雨忧愁耽误一半。虽是对人生 的客观陈述,但充满了作者的感伤之情。“眼儿里觑,心儿上想”,人生的 忧愁风雨无孔不入,从“眼儿”“心儿”侵入我们的生命。血肉之躯,自然为 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所困扰,并为之耗费心力,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人生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教我鬓边丝怎地 当,把流年子细推详”,“鬓边”代表年龄的变化,鬓边的头发不敌忧虑侵袭 而白尽了,体现出作者以个体生命面对宇宙时空时的无力感、挫败感。作 者进而将流年物化,比喻成铜钱,如推置眼前。铜钱珍贵而面值小,花出 去一个便少一个,与不禁花销的人生十分相似,教人珍惜而惶恐。
        “一日一个浅斟低唱,一夜一个花烛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宋代陶 谷在《清异录· 释族》中写道:“李煜乘醉,大书石壁曰:‘浅斟低唱,偎红 倚翠’”。“浅斟低唱”是人在闲适而欢愉的情况下,斟着茶酒低声吟唱的 欢快时刻。洞房花烛夜为人生四喜之一,是男女都期盼的幸福时刻。“浅 斟低唱”“花烛洞房”是对生活的充分享受,即使每日每夜都行此乐,总共 也没多少时光,而事实上,人们日日忙于生计,并不能时常“浅斟低唱”“花 烛洞房”,如此一来,一生之中的欢乐时光更加少了。也可做另一理解, “浅斟低唱”“花烛洞房”属于短暂的纵欲与狂欢,是为“流年”的短暂停留 而做出的努力,而这些努力终究也无法使人逃避须臾人生的衰老命运, “能有得多少时光”一句是对生命虚无的失落感。
        本曲有很强的生命意识,文人的时间意识大概从孔子在大河之上的 那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开始,就蛰伏在文人内心深处。在个体生命 与世界的交流过程中,这种忧患意识不断被唤醒。加之元代科举考试时 行时辍,儒学影响力淡化,儒生失去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或留恋市井或 隐逸泉林,思想意识随之异动。生也有涯的生存困境,使他们感到人生如 梦,因而发出及时行乐的喟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疏帘淡月 高启

             秋  柳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7
  • 菩萨蛮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出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赏析真是良宵苦短,不眠的、欢乐的一夜转眼就要过去,听得见外头有人在汲水、…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2
  •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89
  • 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

    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是我们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32
  • 刘大樾《乞人张氏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乞人张氏传 清·刘大樾 楚之南,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石;流沙之西,天地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鸿雁;近世以来,天地之气,不钟于士大夫,而钟于穷饿行乞之人。 合肥张美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4
  • 《勉谕儿辈》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勉谕儿辈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9)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3)。酒肉一餐,可办粗饭(12)几日;纱绢(8)一匹,可办(5)粗衣几件。不馋(10)不寒足(1…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