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老苍龙)

        

徐再思

        

观音山眠松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 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靖节何年种,丁固当时梦。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鉴赏】此曲题中的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这首咏物小 令以一棵饱受沧桑、以风月为伴的老松为喻,来赞赏隐逸高洁的志向,表 现了作者隐退避世的思想以及淡泊名利的情怀。
        开头以“老苍龙”作比,写出了松树的古老与苍劲,并展现出了其内在 的生命力。把松柏比作“苍龙”,在前人的诗中亦常见到,如李山甫《松》: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苏轼《柏石图》:“苍龙转玉骨,黑虎 抱金柅”等,都突出了松树的非凡之质。“避乖高卧此山中”一句,写松树 与世忤离,为避乱世,故远离红尘高卧于此山之中,突出了松树的形态与 处所。“高卧”,不仅紧扣“眠松”之卧态,切合蛰龙冬卧的特征,这种形态 更能令人联想到躲避世间纷扰的隐士,喻指隐者自甘淡泊、自求高洁的情 怀,从而巧妙地把全篇的题旨引向对隐士的礼赞。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典出于《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写松树凌霜耐寒的特性,比喻隐士视高官俸禄为粪土的操守与情怀。“翠 蜿蜒”指缠绕在松树上的翠藤。“翠蜿蜒俯仰相从”,绘出了老松郁郁青 青、或俯或仰的姿态,也隐喻了隐逸之士与世逶迤、随时俯仰的处世智慧, 显得含蓄有味。
        “秦皇旧日封”三句,用了三个与松有关的典故。《史记·秦始皇本 纪》记载:“二十八年,乃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 封其树为五大夫”;“靖节”指陶渊明,其《归去来兮辞》有云:“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丁固,三国吴人,《吴书》载:丁固为尚书时,曾梦松树生其腹上, 对人说:“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来果然位至三公。这 三句用排列的方式,夸写出老松不凡的身世,渲染了苍松的古老与神秘。 末两句“半溪明月,一枕清风”描绘出了苍松所处的幽静,月照半溪、风生 万壑,意境高雅,韵味深隽,凡人身处此境,想必也会心宁神释,与万物合 一了吧。
        松是高洁、坚贞的象征,自古咏松之诗难以数计。此曲句句写松,却 句句拟人,善于联想,长于烘托,语言清丽而含蓄凝练,不仅借松树来赞扬 情操高尚的隐士,更是寄托了作者自己退隐避世的人生理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5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回坑赋现代文言文

    回坑赋现代文言文   回者转曲,坑者凹沟。回形太极,坑状窖窝。中国独特之文符,华夏生殖之绝学。灵气孕凝于内,生命育养于里。南岭武夷之环,大别武陵之抱;赣江湘江之堑,洞庭鄱阳之壑。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古诗咏柳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曾巩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译文及注释 咏柳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只懂得用…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乔吉――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

      折桂令·崔徽休写丹青   元代:乔吉     崔徽休写丹青,   雨弱云娇,水秀山明。   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   水洒不着春妆整整,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35
  • 写天山天池的诗词大全

    天山天池,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县境的天山博格达峰山腰,为著名游览胜地,海拔1 900米。古称瑶池,传为西王母住地。天池一名则来自清乾隆四十八年,新疆都统明亮所题 《灵山天池统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9
  •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①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天圣八年同进士出身。为人朴且率,自信,无少矫厉。师河南穆伯长。伯长性庄严寡合,虽挺之亦频在诃怒中。挺之事先生益谨。尝与参校柳文者累月,卒能受《易》。 ②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7
  •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练习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