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一半儿(花边娇月静妆楼)

        

张可久

        

秋日宫词

        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 舟。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
        【鉴赏】“宫词”指以皇宫中生活为题材的诗词。“宫词”之名,最早有 唐人崔国辅的一首《魏宫词》,但代表作家是唐代王建和五代花蕊夫人,花 蕊夫人《宫词百首》的内容反映的是老百姓无法闻知却又想知道的宫廷生 活。花蕊夫人生活在宫中,所写的自然是耳闻目见,王建则得之于宫中之 人的转述。后代文人几乎不可能有宫中体验的机会,往往是在社会传闻 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摹想而写的。张可久的这支《秋日宫词》,自然有较 多的想象成分。
        起首的三句“花边娇月静妆楼,叶底沧波冷翠沟,池上好风闲御舟”, 并列铺排了宫苑的三处景象。这里不乏皇家的特有景观,如“妆楼”、“翠 沟”、“御舟”,富丽堂皇,另外,“花”、“叶”、“娇月”、“沧波”与“好风”相互映 衬,绮丽秀美,但这三句给读者的感觉却是萧疏冷清。之所以如此,是因 为作者连用“静”、“冷”、“闲”三个形容词来修饰,境界顿改,由此可见作者 驾驭语言的功力。
        四、五两句“可怜秋,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宕开一笔,表面上是继续 写景,实质上是议论和总结。“可怜”作可爱之意,如白居易《暮江吟》:“可 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表面上是赞叹这秋日美景,其实是 以乐景写哀,为这好景而叹息,叹息如此美景只能在这冷寂的宫中独自凋 零。“一半儿芙蓉一半儿柳”,让人联想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归 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由 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芙蓉花、垂柳仿佛是美女的容颜, 一红一绿,冷暖色调对比,写实与想象结合,构思立意,显出词人的匠心独 运。可见,作者真正叹惜的是幽闭深宫对美好事物的摧残与肃杀。
        元代诗人萨都刺《宫词》云:“深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石 阑干畔银灯过,照见芙蓉叶上霜”,也运用了芙蓉意象。杨瑀《山居新话》 批评说“北地无芙蓉”,不符合元宫的情景。其实,这与宋代沈括批评杜甫 《古柏行》中的古柏“四十围”是径七尺,而高“二千尺”,“无乃太细长乎”是 同样的思维。这样的批评会严重伤害到对诗歌的审美阅读。在评论文学 作品时,不能仅仅集中在它所传递出来现实的部分,还应该考虑到作品的 美学功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0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     岁甲子,帝大会于帖麦该川,议伐乃蛮。群臣以方春马瘦,宜俟秋高为言。皇弟斡赤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25
  • 描写思念的古诗句

      昔八月十五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2
  •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的意思: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出自陆游《幽居初夏》 幽 居 初 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1
  •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李端公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词…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28
  • 交通安全小诗歌

    交通安全小诗歌(通用6首)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7
  • 高中文言文《子产论尹何为邑》鉴赏

    高中文言文《子产论尹何为邑》鉴赏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讲的是郑国上卿子皮想派年轻而忠厚的尹何任邑大夫。子产不同意,认为应该先让尹何学习政事,然后再来治理政事。他采取…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