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倚栏杆不尽兴亡)

        

张可久

        

次酸斋韵

        倚栏杆不尽兴亡。数九点齐州,八景湘江,吊古词 香,招仙笛响,引兴杯长。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 凉。白鹤双双,剑客昂昂,绵语琅琅。
        【鉴赏】前三句点出作者所在的空间地点,写出作者在吊古怀远时所 看到的景象,“倚栏杆不尽兴亡”化用宋代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接下来写九 点齐州、八景湘江,通过作者的视角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倚栏杆看不尽千古兴亡,数神州见九点小小烟尘,看湘江八景渺茫。凭吊 古迹诗词飘香,招引仙人竹笛鸣响,激情奔放举杯痛饮杜康。远处的树丛 笼罩云雾青烟迷离朦胧,空山上明月辉映白雪落寞苍凉。看云天白鹤一 双双自在飞翔,大道上剑客游侠意气昂扬,锦绣闺房里笑语琅琅。
        宋代词人辛弃疾有名句“断鸿声里,多少江南游子,把栏杆拍遍”,“倚 栏”成了失意之人发泄心中郁结的特有方式。作者也借用此独特方式,倚 栏远眺,却引起心中不尽的历代兴亡的感慨。登高远望,似乎整个神州大 地都在自己的眼底,顿时有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个 人在无尽的宇宙面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今在名胜古迹处,观摩着前人 的题作,听着绕梁的古调,把盏清欢,总算也排遣一些惆怅。不尽兴亡,指 对历代兴亡变迁的感慨绵绵不尽。九点齐州,即中国。古时中国分为冀、 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九州。八景湘江即潇湘八景。作者用这几句 说明了此时此刻自己的方位和心情,用弘大的视角写出自己的寂寥情怀。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这荒凉萧瑟的场景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愁闷。 后两句作者把视线从眼前的景物移开,落到“远树”、“烟云”、“空山”、“雪 月”、“白鹤”、“剑客”、“香闺”上,开阔了视野,用这些隐含孤寂的冷色调的 名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独自在此怀古愁闷,那远方的人儿却又 在做些什么?透过浩渺的烟云,依稀可以想见夜月下苍凉的空山,然而, 却再也看不到别的,唯有天边的白鹤依旧自在飞翔,路上的侠客依然意气 风发,温暖的香闺里,姑娘依旧温柔。白鹤自由自在,在天空中任意翱翔。 剑客一身本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快意恩仇。闺中的姑娘软语温柔。 自己和他们比起来,到底为什么会如此苦闷呢?全篇以这三种人的生活 现象作结,虽看似一片祥和,但字里行间的忧伤却是浓烈得化不开。
        这首曲子以广阔宏大的视角入手,对景物进行描绘,将作者置于一种 宽阔的时空里,从而将情感隐含在字里行间,以闺阁绵语作结,最后给人 一种余味悠长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6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六十五・居士外集卷十五

      ◎序八首   【传易图序】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夫孟子好学者,岂独忽于《书》哉?盖其自伤不得亲见圣人之作,而传者失其真,莫可考正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7
  •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1.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月色半人家:月光照到人家庭院的一半。2.北斗、南斗:星宿名…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08
  •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 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7
  • 《夔有一足》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夔有一足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41
  •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人也。因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官勤力少言,甚亲纳之。     十一年,将兵至中卢,屯骆越。是时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   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动筒①尝于国学②中看博士论难③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④?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