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拨不断(立峰峦)

        

马致远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 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
        【鉴赏】“立峰峦,脱簪冠。”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把冠帽固定在 头发上的一种长针。冠,帽子。此处簪冠指官吏所戴的帽子。作者站立 在峰峦之上,虽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但放眼四望,自然难免引起 万千感触。其脱去簪冠,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对官场仕途的厌倦。
        “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铺写作者登 高眺望所看到的景色。太液,即太液池,汉武帝时于建章宫北兴建,中起 三山,象征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此处泛指空阔的水面。澄虚,指倒 映在水中的天空澄澈空明。虚,天空。汗漫,漫无边际。云霞断,指云霞 被吹散消失。断,尽。在夕阳的照耀下,松林的树荫都变得散乱了。在空 阔的水面上,月亮的倒影随着水波荡漾,越来越宽,而倒映在水中的天空 也澄澈空明。云气被夕阳折射成绚烂的彩霞,无边无际,后来被浩瀚的海 风吹散,消失在天际。在月光的照抚下,在海风的吹拂里,作者的心灵找 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尘世间的功名利禄、宠辱得失,早已抛到九 霄云外去了。饱受屈辱的作者在经历了艰苦曲折的心路历程之后,终于 能够自我解脱、自我超化,这是何等的欢愉?于是,作者要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
        结句“醉眠时小童休唤”,令人联想起作者【双调·夜行船】“秋思”套 曲的结尾:“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两者异曲同 工,俨然画出了作者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元代著名曲家乔吉曾谈作散曲的方法,即“‘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 也”。他又解释说:“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贵在首尾贯穿, 意思清新。”(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引)也就是说曲的开头要引人入 胜,中间要极尽铺陈,结尾要戛然而止,余韵悠长。所谓“凤头、猪肚、豹 尾”,从此曲可见一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全词翻译赏析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出自张炎《月下笛》 月下笛 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 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2
  • 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一、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5
  •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翻译赏析

      《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秦观。其古诗全文如下: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邓攸弃儿保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唯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城,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4
  • 《三国志·杨沛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4
  • 宫词·故国三千里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