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四块玉(采药童)

        

马致远

        

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 在?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教你回去来?
        【鉴赏】马致远的这组【四块玉】小令共有十首,每首都以杂剧中的故 事为题材。此为第一首,咏叹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篡”“乱”频仍,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厌恶动荡不安 的社会现实,向往安定和平的理想生活,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描写无君无 臣、幸福美满的桃花源境界的作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以及刘义庆《幽明录》记载的刘晨、阮肇的故事。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众所周知,刘、阮的故事是讲他们二人入天台山采药,远不得返, 遇二女子,邀至其家,留半年,怀乡思归。及归,乡邑零落,已历十世。这 两个桃源故事创作的时代相近,所假托的年代也大体相同,所以这两个故 事在唐代以后逐渐结合,体现出当时人们亦仙亦隐的思想追求。
        台湾学者罗锦堂认为,“元人杂剧取材于宗教者,道教多于佛教。盖 自太祖成吉思汗礼遇邱处机而受其教后,有元一代,历朝君主,皆尊崇之; 至元中叶以后,佛教势力始渐兴盛。当时文士,志不得伸,内心空虚,厌恶 现实,而又不能潜修佛理,安于寂灭,故所受道教影响尤甚。”在这样的时 代背景和思想氛围下,刘晨、阮肇故事因本身蕴含着道教的求仙成分而成 为元代剧作家喜爱的题材,据钟嗣成的《录鬼簿》,马致远曾创作有杂剧 《刘阮误入桃源洞》。另外,元末王子一也创作有杂剧《刘晨阮肇误入桃 源》。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采药的小童,乘鸾的神仙,都在 埋怨刘晨下了天台。“乘鸾客”是用典。《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 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 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云:“(渔 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唐代大诗人王维就对此感喟不已, 其《桃源行》云:“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刘晨二人下了天 台,离开仙境,到了人间才发现世事皆非,重返天台,却又有“人何在”的悲 哀。因此,作者讥讽道:“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作者借古抒怀,以古刺今,渲染了桃源仙境与当时现实社会的对立 性,最后以反问句结尾,增强了情感力度,有力地表达了作者胸中的激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彦博幼聪悟,有口辩,涉猎书记。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纲常见彦博兄弟三人,咸叹异曰:“皆卿相才也。”时高丽遣使贡方物,高祖谓群臣曰:“名实之间,理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寇功受赉。还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 转应曲·寒梦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寒梦。寒梦。梦被诗魔调弄。醒来吟落灯花,灯暗纸窗月斜。月斜。月斜。巷口柝声敲歇。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73
  • 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89
  • 左传襄公二十年的原文及翻译

      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年原文及翻译   襄公·襄公二十年   作者:左丘明   【经】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1
  • 诗人描写离别的古诗词

    诗人描写离别的古诗词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人描写离别的古诗词,欢迎阅…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