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庆东原(忘忧草)

        

白 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那里也能言陆 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 千古是非心,一 夕渔樵话。
        【鉴赏】【庆东原】,双调中的曲调。小令兼用。又名【东庆圆】【恽城 春】。首二句对。四、五、六句作鼎足对。末二句可减为两个三字句,宜 对。定格八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四,五五,共八句七韵,三十五字。 常用以抒发豪放感情。
        白朴“幼经丧乱,苍皇失母,便有山川满目之叹。逮亡国,恒郁郁不 乐”(王博文《天籁集·序》),故其散曲多叹世之作。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开篇以花草起兴,奉劝君友宜趁 早辞官归隐,藉此才可忘却忧愁、笑口常开。“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 所共知也。”(嵇康《养生论》)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故又名忘忧草。 含笑花,花如兰,开时常不满,宛如含笑。冠宜挂,即宜挂冠。“时王莽杀 其子宇……(逢萌)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 汉书·逢萌传》)后因以“挂冠”为辞官归里的代语。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那里也”为 衬字。这三句为鼎足对,气势颇足,语气尤重。陆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跟 随刘邦安定天下,又曾说服南越王尉佗归汉;姜子牙足智多谋辅佐周武王 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张华以武略豪情协助晋武帝灭吴,并威震幽州。他 们个个功勋卓著,可如今安在?此处似尚有言外之意:他们自然堪称英 雄,可皆时势所造。人才辈出,但元代社会的黑暗却让人有生不逢时之 感,如今你纵能言善辩、智谋过人、豪气干天又有何用武之地?元代社会 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身世沉沦,但未消磨文人的社会责 任感和良知,不媚俗,不绝望,有理想,创作动机源于责任感、良知及个人 怨愤。这是元代作家尤其是前期作家的普遍心态,亦反映出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个性的一面。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类于“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宋张昇《离亭燕》)。末二句对仗兼对比,“千古”对“一夕”,在浩瀚的历史 长河里,人类何其渺小,千古以来的是是非非,只不过是渔民樵夫一席闲 谈之资罢了。
        此曲语重心长地规劝友人忘却忧愁,不如趁早挂冠归隐,切莫贪恋功 名富贵,实际也是劝勉人们了解世情,切勿迷恋功名。作者自己一生不 仕,表面显得放旷超脱,潇洒冷漠,实则内心酸楚沉重,万般无奈。此乃其 “高华雄浑”之作,“以唐诗喻之……仁甫似刘梦得”(王国维《宋元戏曲 史》),诚哉斯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祝福的古诗句

    祝福的古诗句   古人是怎么祝福别人呢?有哪些古诗句是祝福别人用的.诗句呢?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111
  •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阅读答案及翻译

    三槐堂铭      【宋】  苏轼 天可必①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2
  •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字音   (一) 多音字   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2
  • 感恩节的诗歌

    2021年感恩节的诗歌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年感恩节的`诗歌,欢迎阅…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41
  •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赠黎安二生序》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2
  •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赏析

      《满江红·甲辰岁盘门外寓居过重午》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又重罗、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