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碧玉箫(盼断归期)

        

关汉卿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 知他是甚病疾? 好教人没理会。拣口儿食,陡恁的无 滋味! 医,越恁的难调理。
        【注释】 ①一搦:一握。极言因相思而形容消瘦的情状。②没理会:不明白。
        【鉴赏】这首小令是关汉卿所作【双调·碧玉箫】(十首)中的第三首。 小令以闺中女子自述的口吻,写思妇久盼离人,总不得归期,而致相思成 疾的情状。
        《诗经·王风·采葛》曾这样写相思的难捱:“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郑风·子衿》也写:“挑兮 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小令中的女子,则盼望离人 已经不知有多少个“如三月”的日子了,一次次设想的归期也都过去了,她 的相思依然有增无减,丝毫不逊于柳永笔下那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的男子。遥遥无期的盼望中,她每天都用金篦划线计算等待 的时日,把金篦都划损了,离人仍然没有归来。也许,她还像关汉卿在套 数【中吕·古调石榴花】《怨别》里写的那位女子一样,经常凄婉地作如此 的念叨:“绝鳞翼,断信息,几时回?”她对离人的相思何其浓! 她心里的熬 煎又该何其苦!其间又怀有怎样的深情啊! 可以说,一句“盼为归期,划 损短金篦”,既是言绵绵的相思,也在言不变的深情。
        无尽的期盼,绵绵的相思,让这位女子腰肢瘦损,连衣服都显得宽松 了很多。这是古代诗词曲特别是元曲描摹女子相思情状的习用笔法之 一。《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已有这样的诗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 已缓。”欧阳修《行云》诗也说:“叠叠烟波隔梦思,离愁几日减腰围。”宋人 毛滂《粉蝶儿》词更有“褪罗衣,楚腰一捻”之句,只不过毛滂是用来饰言女 子袅娜可人的优美身姿;关汉卿则以“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之语饰言女 子因相思而餐饭不思以致腰肢瘦损的情形。这首小令之外,关汉卿在套 数【黄钟·侍香金童】中也有“腕松金,肌削玉,罗衣宽彻”之语,【中吕·古 调石榴花】《怨别》中有“恹恹为他成病也,松金钏,褪罗衣”“乍别来肌如 削”等语,都是同样的笔法。关汉卿喜用的这一笔法,虽是承前人诗词而 来,但在这首小令里,并不止于如诗词那样,习于含蓄蕴藉,点到即止,追 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而是将散曲话须说尽的特色尽情发挥,以 颇显恣肆的语言直接切入女子的身心感受,渲写思妇内心经受相思煎熬 的苦状:无端地像是害了疾病,可又说不明白是什么疾病;多么美味的食 物也没有滋味,让医生调理也无济于事。
        这首小令虽只约五十字,却甚为有序有致。先是以颇为雅致的文字 摹写女子因相思而划损金篦的举止及腰肢瘦损的形貌,继之以非常质朴 而真切的语言表现女子内心难以释去的莫名熬煎,交相照应,相得益彰, 完成了对一位女子相思心曲之细致入微的谱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日放生(8分)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2
  •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74
  • 重到渭上旧居――白居易诗词全集

    重到渭上旧居 [唐] 白居易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9
  • 贺新凉(寿吴枧郡)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福地,南极现老人星。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

    古诗文 2020年5月27日
    575
  • 2016年中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 一、(2016·百色)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5
  •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言之有理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言之有理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精华的结晶,是我们体味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通道。然而毕竟年代久远,字词句随着时间的流逝变窄,甚至消失,再加上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