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午日: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相传屈原在这一天投江,民间要赛龙舟、吃粽子以示纪念。节序:节令。歌罢:歌咏完《楚词》。戎葵:蜀葵。湘中:湘江水中,指屈原投江处。

【鉴赏】

这是靖康之乱后,作者避乱襄汉、湖湘一带时,于端午之日借祭奠屈原以抒忠贞同生死之志的爱国词篇。与《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清新幽雅不同,此词自有吐语峻拔的超旷豪迈之风。

上阕起句“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以高亢的起调奠定了全词激越的抒情基调。“高咏《楚词》”写出自己凭吊屈原感时伤事的特定心境。“午日”点出特定的时间;“天涯”暗示身经离乱的现实;这种心境自然带出“节序匆匆”的感叹,也为以下各句紧扣端午节来写景作了铺垫。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火红如焰的烂漫榴花已不如当年赏花观舞时美人的红色罗裙,这是写词人的颓唐落没情怀。元稹早以诗句“满眼思乡泪,相嗟亦自嗟”,将石榴与思乡相联接。在作者眼中,石榴花色暗淡也是因他心怀乡愁之故。或许是受作者热爱故土之情的感染,石榴不愿如往昔一样艳丽吧。这里情与景交融,两者浑然莫辨。总之,这种种情怀无人能理解。高歌《楚词》之后,满帘生风。上阕在前后照应中以“满帘风”的意象烘托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

下阕抒发更加深沉真挚的感慨。起句“万事一生伤老矣”,就将作者对社会动荡、个人身世、历史更替的感怀概括无遗。经历众多沧桑变故的作者,仍以“戎葵”向阳自喻至老不渝的爱国之心,以“凝笑”表现自己超旷豪迈的气概,极富感染力。正因为如此,作者对屈原才会有虔诚的缅怀之举。“去年”说明此举并非今日才有。酒洒江中,让它今晚就将祭奠带到汨罗江,自己也好以满腔爱国豪情告慰先贤英魂。

全词以祭奠始以祭奠终,开阖自如。两次写到“花”,意绪迥然有别,抒情在跌宕变化中走向深沉感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体会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爱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翻译及赏析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唐代: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28
  • 南浦别·南浦凄凄别原文及赏析

      《南浦别·南浦凄凄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言】   《南浦别》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1
  •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受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不信齐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晁补之:汉宫春

    汉宫春   晁补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3
  •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译文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