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万俟咏

清明应制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昼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清明看、汉蜡传宫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注释】

内苑:皇城里的庭苑。御沟:流经皇城的水渠。南浦:水边。凤阙:京都的城楼。九陌:都城大道。斗草:古代民间的一种斗百草游戏。饧(xing):麦芽糖。昼永:白天较长。禁火天:寒食节。古代的风俗是不准生火,吃冷食。槐府:门前植有槐树的贵人宅第。(11)阊阖:皇宫的正门。(12)休务:停止办理公务。

【鉴赏】

这是一首作于清明节的应制之词,这类“歌德”式作品大多是歌咏太平盛世和圣上恩德。

一叠首先以景物描写点出季节。带月梨花,含露海棠,虽说都是春景,但取自一早一晚不同的时间,暗示春景时时可见。接着借春来水涨等自然现象说明春生“内苑”,春意萌动之后不知不觉地漫延开去,遍及天下各处。这是极力形容皇上恩德深广。“东风”句具体描写春到的景象,杨柳于轻悄悄的春风中吐绿,烟柳、高楼,一切都在春意葱茏之中。在此基础上,结语自然就成为皇恩浩荡的赞语。

二叠由一叠写静景过渡到写动景,并由景及人,描绘了一幅幅人物春季活动的场景。作者首先用莺歌燕舞来渲染春的生机,再写到亭园绿水之上秋千飘荡的影子,步步点染,渐渐引出人物,由景与人组成一幅幅春美人欢的和谐图画:成群的女子嬉笑着斗百草,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于春光中结伴踏青,暗许琴心。到了晚上,更是香车宝马不散,彻夜欢娱宴饮。醉意沉沉之中,大家难免狂放失态。至此,词人已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天下皆春。

三叠所写场景由宫城外转到宫城内。先用两句交代乍暖还寒的气候和薄阴的天气。到了清明,少女们早已穿起了新装,一年四季的佳景已见三分。“清明看”是写皇宫内所见,化用韩翃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渲染当朝君臣同乐的融洽气氛;结语又写到官府里百官休务,突出官民同欢的太平局面。

这首词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面全景展示了清明春景,达到以春满天下歌颂皇恩远播的意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7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先生传》文言文阅读

    《文先生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①以翰墨得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7
  •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2
  • “韩通,并州太原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通,并州太原人。弱冠应募,以勇力闻,补骑军队长。晋开运末,汉祖建义于太原,置通帐下。寻从汉祖至东京,累迁为军校。汉祖典卫兵,以通为衙队副指挥使,从讨杜重威,得银青阶,检校国子祭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3
  • 《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翻译赏析

      《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前言】   《谒山》是唐代诗…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4
  • 卢挚――最高楼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予谢病北归

      最高楼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予谢病北归   元代:卢挚   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廉郎中长沙客,宁食武昌鱼。未觉故人疏。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0
  • 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 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注释】 (1)黄蜀葵:又名秋葵。花开为淡黄色。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秋…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