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注释】

津鼓:河边津渡之更鼓。参旗:参,星名。参旗即旗上画有星辰。

兔葵燕麦: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这里借用,以表物事之变迁。班草:布草而坐。欷歔:扬雄《方言》:“哀而不泣曰欷歔”。

【鉴赏】

《夜飞鹊》是周邦彦的自创词调。此词有的选本题为《别情》,主题即是描述离别情景。

上阕追叙离别。起始二句,“河桥”、“送人”、“良夜”交待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开门见山。“良夜何其”借用了《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为如此美好良宵应欢聚,现在却在分离,内心倍感凄楚此正如王夫之所谓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定乐,一倍增其哀乐”“斜月远”三句进一步渲染离别时冷清的凄凉气氛,烘托出两人难舍难分的凄苦心情。“相将”三句通过“相将”(相扶、相携之意),“探”(探听、探望)等动作的描绘,将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离人心理刻画得生动传神。如果说,这津鼓声是无意中听到的,那么“树杪参旗”当是有意的窥探。作者透过这种似无意似有意的动态,巧妙地提示了此时此境中难舍难分的情感。结尾三句写花马也识人意,虽然遭到鞭策却仍慢慢行走,不忍离开。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写尽离人痛楚。以此结束上阕,严整而留有余情。

下阕写送别归来重经前地的怀念之情。开头三句写归愁紧承上阕,一意贯下。离人已渐远,语声无闻,只有独自一人满怀一腔愁绪而归了。“何意”三句,另开一境,写别后思念。“重经前地”将前边送别的往事宕开去。“遗钿不见,斜径都迷”表明是旧地重游。当年离别时走过的“斜径”都已模糊难辨,更无法找到她可能落下的一件小首饰了,可见分别已久。如今春已阑珊,仍然要寻觅“遗钿”,可见相忆之深。句法并列,感情却递增,这种情又隐藏在平淡的叙述中,这正是周词的蕴藉处。“兔葵燕麦”二句语出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序之意,表明物色、人事之复迁。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赞:“‘兔葵燕麦’二语,与柳屯田(柳永)之‘晓风残月’可称送别词中双绝。”此句绝就绝在融情入景,以景语写情语,以物之无情反衬人之深情。最后三句,急转急收,使主人公那种望之、思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跃然纸上。“班草”近承“兔葵燕麦”;“酹酒”,远承“离会”;“极望天西”,平平说出,实则怅望无穷。自然是想起离别的行人,想起分别时那撩人肺腑的一幕,收拢了全篇。

“自将行至远送,又自去后写怀望之情,层次井井而意致绵密,词采秾深,时出雄厚之句,耐人咀嚼”(黄蓼园语),便是此词的特点。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人有负盐负薪者

    (后魏惠,为雍州刺史。)人有负①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

    古诗文 2022年5月21日
    149
  • 【双调】殿前欢(捻冰髭)

             薛昂夫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世为名族”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世为名族。颂少能辨物理,为时人所称。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蜀。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 武帝践阼,拜尚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0
  •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52
  • 猫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猫号》出自明朝著名理学家刘元卿所著《应谐录》,是一篇寓言故事。 1、文言文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36
  • 《学舍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学舍记 曾巩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