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红:灯。“梧桐”两句:来自于温庭筠的词《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用梧桐夜雨来描写相思别离之苦。金猊:一种像狻猊的香炉。狻猊,猛兽名。

【鉴赏】

这首《鹧鸪词》集中体现了周词妙语天成、清丽婉曲的风格。上下阕今昔对比,照应繁富,时空转换灵活多变,意境凄清疏淡,抒情却回环婉妙。

上阕直接从西楼秋夜的一点残灯写起。“欲尽时”点明这是夜深人静时分。“乍凉秋气满屏帏”的“满”与“欲尽时”的“尽”相对应,更能写出主人公夜静灯残孤枕难眠秋凉入心的真实感受。开篇两句既描绘了居所的客观环境,又渲染了人物的主观心境,两者相融合一。空间由室内推移至室外,“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是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夜雨点点滴滴声不断,秋雨声声更增添了心头的凉意、别离的伤痛。至此,词人方点出“别离”相思的主题,也补充交代了秋凉似水的真正原因,为下阕内容的过渡蓄势。

下阕从忆昔起笔,重在抒发别愁离恨。“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回想当年,两人在宝琴的伴奏下,在拨炉焚香的一片温馨里轻声同唱《鹧鸪词》,心情多么欢畅甜美。《鹧鸪词》是表达爱恋之意的歌曲,鹧鸪双飞双栖,故以之相喻。重温往日旧梦本是为了驱逐秋夜寒凉,慰藉心头孤寂,不料“如今风雨西楼夜”,笔锋一转,时空瞬间转换,才回想起往日的欢聚,又被猛然拉回到冷酷的现实,同时又将“那时”的聚首欢娱与“如今”的形单影只加以强烈的对比,使人不得不怅叹往日的欢情已逝,往昔的“清歌”也只能成为心头余音袅袅的回响了。“不听清歌也泪垂”,自别后,处在这满耳是雨打残叶的秋声的西楼秋夜,不用听那《鹧鸪词》的歌曲,也多少回黯然神伤,泪如雨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范宗尹传》阅读理解

    文言文《范宗尹传》阅读理解                        &nb…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9
  • 干荷叶・咏史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一]。宋高宗[二],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三]。 注释[一]“南高峰”三句:杭州西湖有南北高峰,遥遥相对,烟霞洞即在南高峰下。 [二]宋高…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1
  •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原文】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1
  • 《新市驿别郭同年》

      张 詠 驿亭门外叙分携, 酒尽扬鞭泪湿衣。 莫讶临歧再回首, 江山重叠故人稀。   郭同年,不知何许人。从“同年”二字看,是与张詠同…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200
  •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濂溪先生曰:莲,花之君子者也。我判府都运大监,则人之君子者也。以君子之生值君子花之时,静植清香,二美辉映。某也辄假斯意,作为乐府,以祝…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13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原文阅读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