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啼痕:形容杏花上的雨迹像啼哭的泪痕。沉烟:指点燃的沉香。沉香,植物名,木材可作熏香料,又叫沉水香。

【鉴赏】

此词写闺中情,大约作于宁远军承宣使任上。

上阕惜花伤春。“欲减”三句,将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妇形象呈现在暮春时节的庭院中。时令虽已暮春,但天气尚有一丝微凉。想减罗衣而又畏寒这一细节,将节候的无常、少妇的娇怯和心情的无奈均表现出来。珠帘垂挂,人躲在闺房深深处,这既紧承前面所写畏寒,又使妙龄少妇在珠帘的掩映之后,平添许多若隐若现的美感。“红杏”一句,反用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诗句。此时,红杏不是正当浓春盛开枝头,而是想象中暮春时节凋零飘落。惜花之情,问话中神情可见。“啼痕”一句,言淋雨的花瓣如花啼哭的泪痕,只恨清明时节雨打落花,残红坠地。此处,恨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伤春之人,也可以理解为飘零之花。人所以伤春,是因为残红飘零引发了自己的联想。闺中少妇正如这枝头花朵,经不起雨打风吹,伤春即是伤己。花瓣如泪,而闺中少妇也随着这如泪花瓣的飘落而自伤落泪。

下阕写怀人愁绪。袅袅上升的一缕沉香,正如人之思绪,飘忽不定而又连绵不绝。同时,居室之雅洁,主人之幽情,都从“尽日沉烟香一缕”体现出来。“尽日”一词,似乎是室中之人烦闷不耐的自言自语。“宿酒醒迟”,与前面“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相互呼应,将满怀愁绪之人的慵倦烦闷之状活画了出来。“恼破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人之心情。昨夜因为恼春,借酒浇愁却不胜酒力,次日迟迟醒来却见一幅残春景象而更生烦恼。“飞燕”一句,于无可排遣之地,将无端恼怨怪罪到飞燕身上,怨它错传信息,致使帘内之人误以为夫君即将归家而空自欢喜,何况是“又”一次误解归信。结句以“小屏风”上之景结其思念夫君之情。西江路,是指广西苍梧一带之西江,正好是词人当时任所之地。注目图上西江路的细节,正是对远在西江之人的绵绵思念,感情真挚,结句悠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思旧――白居易诗词全集

    思旧 [唐] 白居易 闲日一思旧,旧游如目前。再思今何在,零落归下泉。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 或疾或暴…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68
  •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6
  •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29
  • 初中文言文时间要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时间要点归纳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下面所辑表示“早晨”的词,是从现行中学文言文教材和一些古文中搜集整理的.。这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1
  •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这两句以水槛垂钓,浮槎替舟这些自然景物,形象比喻创作要顺乎自然,合情合理,于自然描写中见真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与于襄阳书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