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注释】

红笺:古时用来向情人写情书题情诗的小幅红纸。鸿雁在云鱼在水: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拘,被放逐北海牧羊。后来西汉使者向单于请求归还苏武,单于谎称苏武已死。汉使诡称汉武帝在上林苑射猎得北归鸿雁,足系苏武所寄帛书。单于信以为真,遂被迫道出实情,苏武因而得救。后来人们便以鸿雁指信使,有“鸿雁传书”之说。鱼也常被当作信使。蔡邕《饮张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史记·陈涉世家》也有剖鱼得书的记载。此句指无法传递信息。“人面”两句:化用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意。崔护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鉴赏】

此词为男女离别相思怀人之作。上阕直抒胸臆,表达深情难寄的相思之苦。“红笺”两句,婉而不露,深深蕴含了抒情主人公对远方情人的无限思念。“红笺”表明对爱情的慎重,“小字”暗示信上倾诉真情的文字多;“说尽”则用其反意。“鸿雁”两句进一步状写相思之苦,表达一腔深情无法向对方传递和表白的惆怅和郁闷。“鸿雁在云鱼在水”,没有信使只是托辞,或许是其它原因。但无论什么原因,结果是确定的,“惆怅此情难寄”。

下阕融情于景,寄情山水。既然相思之情难以用书信表达,那就登高远眺,遥寄深情于山水吧。“斜阳”

两句,以“斜阳”、“遥山”等意象,通过“独倚”、“恰对”相映衬,暗示内心的凄凉孤苦。晏殊词中多有以登楼远眺抒发离愁别绪者,如“画阁魂消,高楼目断”(《踏莎行》),“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踏莎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结尾两句化用崔护诗意,将深深的思念、怀想、牵挂和感伤融在一起,把全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人面不知何处”在意蕴的丰富、深沉、熨帖等方面均恰到好处。而“绿波依旧东流”既与“人面不知何处”句意相承,又有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可谓蕴藉悠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仁赡字守惠,彭城人也。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兵书。事南唐,为左监将军、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治。李璟使掌亲军,以为武昌军节度使。周师征淮,先遣李谷攻自寿春,璟遣将刘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0
  • 陌上花 赵庆熺

            西风画角,荒城吹上,满天霜气。远水斜阳,红到乱山无际。楼台一味销魂色,翠袖有人寒倚。…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8
  • 古诗鉴赏: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赏析   “云想衣裳花想容”起句以重字出现…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4
  • 战国策楚一原文及翻译

      江乙欲恶昭奚恤于楚,谓楚王曰:“下比周,则上危;下分争,则上安。王亦知之乎?愿王勿忘也。且人有好扬人之善者,于王何如?”王曰:“此君子也,近之。”江乙曰:“有人好扬人之恶者,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1
  • 新课标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新课标八年级文言文通假字一览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要(yāo)通邀《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诎(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2
  •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朝代:五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1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