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次韵:指和人诗词时依照原韵。章质夫:章楶(jie),字质夫,苏轼同僚,有咏杨花词《水龙吟》,传诵一时。苏轼和以此词,亦咏杨花。杨花:指柳絮。从教:任凭。坠:飘坠。无情有思(si):杜甫《白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此反其意而用之。“梦随”四句:化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落红:落花。缀:连接。一池萍碎: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尘土:陆龟蒙诗:“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

【鉴赏】

此词为借柳絮拟人抒情的咏物之作。大约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苏轼与章质夫同在汴京为官时。

咏物词,贵在既出物之形态,而又别有所寄,即应在不即不离之间。苏轼这首词,明咏杨花,暗咏思妇,更隐然寄托了身世坎坷沦落的寂寞幽怨。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最工。”

上阕起句“似花还似非花”,以写意的笔致写出柳絮的特性与命运:柳絮名为“杨花”,暮春时与群芳一起飘落,成为撩人一景,但群芳有人爱惜,柳絮却是任其坠落。这一传神描写既写出杨花的特点,而又隐含思妇的处境,为写人言情留下了许多空间。“非花”一词,更是提醒读者词作并非着力于描花,而更注目于咏怀。“抛家”以下,写杨花飘落,如弃妇无归。以拟人手法将杨花喻为伤春思妇,又以女性情态描摹柳絮的盈盈之态,浪迹天涯的无情杨花有

了人之情思,柔肠百结的思妇更显萦损之态。花人合一,相互辉映,凄凉欲绝。“梦随”数句,杨花纷纷坠地时而随风上扬飘舞不定的姿态,恰似思妇梦随郎君心意决绝,却被莺呼起只剩空虚怅惘。思妇之神,杨花之魂,尽皆表达得出神入化。

下阕将无限幽恨一笔荡开,转而以“落红难缀”之恨引出落花飘零以陪衬杨花,由笔传情,更深沉地写出杨花委尘的无限悲恨。“晓来雨过”,杨花也当如落红一样,花落形销,魂亡无迹。思量、情思、追寻都被雨打得无影无踪。相传杨花落水会化为浮萍,“一池萍碎”,既是对杨花飘落之后的传神描写,着一“碎”字又似思妇破碎的心。“春色三分”又将“西园落红”带入,落花飘零,再难寻觅,惜春之情,对此尘土流水而更增伤感。结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将飘零杨花与思妇情思绾结一处,那湿淋淋似泪的杨花,恰似思妇的点点清泪。物与人,景与情交融一体,达到浑化无迹之境。

全词意象朦胧,明咏杨花,暗咏思妇,离形取神,从虚处摹写,笔致轻灵飞动,抒情幽怨缠绵。此词一出,超出当时章质夫已经名声颇大的原作。后人认为苏词更似原作,章词倒似和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8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五十九・居士外集卷九

      ◎近体赋十一首〈附官题诗三首〉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并引状推诚应天岂尚交饰庆历二年〉】   臣伏睹今月十三日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题目初出,中外群臣皆欢然,以谓…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7
  •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拼音版李白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拼音版及译文(李白)”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拼音版李白 《 浔xún阳y&aacu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8
  •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509
  • 李德裕《盘陀岭驿楼》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德裕《盘陀岭驿楼》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注释】 (1)盘陀岭:今福建省漳浦县西南三十里,梁山之西,崎岖盘旋,连绵十…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8
  • 王冕传文言文原文译文

    王冕传文言文原文译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为大家分享了王冕传原文翻译,欢迎借鉴!   王冕传   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1
  •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余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余天”这两句是说,夜深时分,睡在铺着凉席的床上,已感凉意袭人;在这落雨闲暇的时日,秋天不知不觉地到来了。写秋凉之感,自然而传神。 出自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