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坐》

文及翁

悠悠天地间, 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 山中大自在。

文及翁,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曾任参知政事,宋亡不仕,闭门著书。这首诗就是写他在山中的隐居生活的。

诗题为《山中夜坐》,山中景色,已属清幽,加之时当夜晚,蒲团静坐,气氛更为恬静淡泊,定下了诗的基调。

开头两句写山中景色。悠悠,状天地的寥廓,景象开阔深远。献,奉献,这里将草木拟人化,即在浩瀚的宇宙中,草木都有了知觉,竞相呈现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这句隐喻宋亡后世态翻覆,种种怪事不堪入目。

后两句承“奇怪”而来,由写景转而写心境。蒲团,用蒲草编织的垫子,僧人打坐或跪拜时用。投老、到老、临老。在草木争奇斗怪的热闹场合中插入“蒲团”,本来是不协调的。加之是“投老”,坐一辈子,直到生命终结,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但面对社会现实而富于正义感的诗人,既不能力挽狂澜,又不甘心依附元朝,除终老蒲团外别无他途。“自在”而冠以“大”,似乎诗人对这种归隐生活,是十分喜爱和赞赏的。

据李有《古杭杂记》记载,文及翁及第后,与同科进士游览西湖,即席赋《贺新郎》一首。词中说:“余生自负澄清志。”又说:“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可见文及翁本来是一个胸有大志、一心图谋恢复的有为之士,从他对林处士的讥诮,也可看出他对那些自命风雅、不问国事的所谓“高人隐士”是如何深恶痛绝了。这样一位血性男儿,要在寂静的山林里孤坐蒲团以了残生,这里头当蕴含多少难言的隐痛!平和的外表下深藏着的,是亡国的哀痛和愤激,外表越是恬淡和闲适,内心的痛苦也就越是深切和沉重。应该说,这种“自在”的归隐生活,是作为社会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对现实的抗争。

南宋末年的词人刘辰翁有一首《柳梢青》词,其中写道:“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在清冷的山中夜晚,青灯独坐,念念不能忘情的,仍然是旧君故国,前朝父老。文及翁和刘辰翁的身世和心境,完全相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语文文言文词语解释

    语文文言文词语解释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赋于其上。属(zhǔ)予(y)作文以记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23
  • 文言文备考注意哪三点

    文言文备考注意哪三点   考查方向始扭转   201x年考纲调整中删除了《叔向贺贫》和《捕蛇者说》这两篇文章,新增《伯牙善鼓琴》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是这并没有在今年的中考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7
  • 最后5天复习文言文的方法

    最后5天复习文言文的方法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地,五天复习决胜中考文言文。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6
  • 《清平调・其一》

    《清平调·其一》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词赏析:“云想衣裳…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42
  • 王夫之《小云山记》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小云山记 (清)王夫之 ①湘西之山,自大云并湘以东,其复数十。大云之山至东,其陵乘①十数,因而曼衍②,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登小云,曼衍尽见,为方八十里,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遂逾乎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2
  • 以虫治虫

    文言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l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