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京作》

寄语林和靖, 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 应是不归来。

赵㬎,是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四岁时,父亲度宗赵禥死,他继承了帝位,由祖母太皇太后谢氏代管朝政,改元德祐元年(1275)。这时,元兵已经南下,次年二月攻下临安(今浙江杭州),群臣替太皇太后谢氏领衔写了归降表,年幼的皇帝赵㬎当然也投降了。汪元量“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醉歌》)的诗句,就反映了这个事件。

太皇太后谢氏(名道清)、皇太后全氏和皇帝赵㬎号称“三宫”,于德祐二年(1276)三月,被元兵作为俘虏,押送到大都,赵㬎被降为瀛国公。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又被送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去学佛,法名合尊,又称为木波讲师。他在大都作“客”十二年,出家时才十八岁。出家前十二个年头,在俘虏生活中长大,从汪元量读过些书,学会了做诗。这首诗应当是“客”居大都时所作的。(或云此诗系送汪元量南归之作,实误。此从《南村辍耕录》。)

诗意很简单,他不敢明说怀念临安,因为临安是宋朝的故都,一怀念就可能被杀,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因为写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首《虞美人》词而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么?自己今天的境遇,和三百年前的李煜完全相似,他怎敢怀念临安呢?于是,他想到了西湖孤山的梅花,想到二百年前栽种梅花的林和靖。“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十字,可以解为: 问问栽种梅花的主人,我离开临安以后,梅花开过几次了。两者都是无意识的“痴语”,牵扯不到“故国之思”上去,而淡淡的哀愁却从这“痴语”中流露出来。

接着,他写了“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十字,似乎想表明自己是燕昭王黄金台下之“客”,受到了“礼貌的招待”而并非俘虏,不打算回临安去了。事实上是“命中注定”不可能回去了。他不敢像李煜那样,说什么“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致遭杀身之祸,但“应是不归来”的“应是”二字,仍然包含了“无可奈何”的感情。陶宗仪说:“二十字含蓄无限凄戚意思,读之而不兴感者几希。”(《南村辍耕录》)对于感受较深的元代士人来说,这种评论是可以理解的。(刘知渐 鲜述文)〔注〕 ① 原诗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标题为《宋诗纪事》所加。 ② 林和靖: 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在孤山种梅甚多。 ③ 黄金台: 燕昭王曾筑黄金台以待贤士,遗迹在今河北蓟县,此处代指燕京(即大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世家渼陂”阅读答案

    朱昂,字举之,其先京兆人,世家渼陂。唐天复末,徙家南阳。宋初,为衡州录事参军,尝读陶潜《闲情赋》而慕之。李昉知州事,暇日多召语,且以文为贽,昉深所嗟赏。 开宝中,拜太子洗马、知蓬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 《伤寒论·辨不可吐》文言文

    《伤寒论·辨不可吐》文言文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   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有虚邪实邪之辨.   脉缓.自汗恶风.为虚邪.宜桂枝汤.如八九日过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长孙肥,代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长孙肥,代人也。昭成时,年十三,以选内侍。少有雅度,果毅少言。太祖之在独孤及贺兰部,肥常侍从,御侮左右,太祖深信仗之。   登国初,与莫题等俱为大将,从征刘显,自濡源击库莫奚,讨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136
  • 苏轼《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译文及赏析

      《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宋代:苏轼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减字木兰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05
  • 临江仙梅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梅》作者为宋朝诗人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25
  • 鹦鹉灭火

    朝代:宋代 作者:刘义庆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

    古诗文 2020年3月3日
    6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