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哭所思》

谢 翱

残年哭知己, 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 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 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 惟应赋《八哀》

诗人谢翱二十八岁时(1276),元兵攻下临安,俘虏了宋朝皇帝赵㬎。文天祥在福建起兵抗元,诗人追随文天祥,参加了勤王军。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在大都就义。谢翱隐居南方,每逢文天祥就义的日子,总要找个秘密的地方来哭祭他。至元二十七年是文天祥就义后的第九个年头,谢翱于这年的十二月初九日傍晚,来到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的西台,设置文天祥灵主,悄悄哭祭。回到船上时,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见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及黄宗羲所作注释。据《梨洲遗著汇刊》本。)

十二月初九日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也是年岁将残的日子,诗人登上富春江畔“高数百尺”的西台,冒着被元兵搜捕的风险,哭祭了文天祥。他回想十五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布衣”青年的时候,由于抗元的共同愿望,被文天祥选拔为谘议参军,确可称为“知己”。十五年后的今天来哭祭“知己”,正好是白日落下西台的黄昏时候,心境十分凄凉,他感到自己的眼泪流入了富春江,将会随着钱塘江潮而流入东海,又将随着海潮而返回富春江里,海潮常常要返回来,自己的眼泪也将永无休止地返回来,对民族英雄表示哀悼。

他想象文天祥就义之前,在大都被囚禁了三四年,多次拒绝元朝的诱降,身上穿着宋朝的“故衣”,不肯更换,最后终于碧血染“故衣”而保持了自己的名节,这句是化用《庄子》“苌弘血化为碧”语意。无情的皇天后土,为什么不爱惜这样的人才而让他失败呢?四十二岁的诗人想到自己虽然“未老”,也只能无所作为而隐居山中,像杜甫写《八哀》诗来哀悼张九龄、李光弼等英雄人物一样,写诗来哀悼文天祥了。

全诗只有八句,第一句点出哭祭的日子是“残年”,第二句点出哭祭的时间是傍晚,第三四句写自己泪随潮涌,东流而复返,悲痛之情,回旋往复,不能自已。五六两句哀痛文天祥的牺牲,埋怨天地的无情。七八两句诉说自己只能悄悄地写诗来表示哀痛。整个诗篇都显得平平淡淡,不假雕琢而自然悲痛,但这悲痛是从热血中喷射出来的,因而整个诗篇也是用血写成的。读了此诗,不难想象诗人在荒台之上,“以竹如意击石”招魂,而“竹石俱碎”(《登西台恸哭记》)的情景,多么令人悲怆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弟侄书堂》

    原文 题弟侄书堂 唐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作品译…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66
  • 苏轼《答秦太虚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秦太虚书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①侍者。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2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之洛阳僧人篇

    文言文阅读训练之洛阳僧人篇   洛阳有僧,房中磬①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②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③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遽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4
  •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门长闭,客任敲,山童不唤陈抟觉[一]。袖中六韬[二],鬓边二毛[三],家里箪瓢[四]。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难开眼,懒折腰[五],白云不应蒲轮召[六]。解组汉朝[七],寻诗…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3
  •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文言文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文言文   《本草纲目·石部·石燕》   作者:李时珍   释名   石燕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李明珍指出:石燕有二:一种是这里所录的.石燕,乃是石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