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寺》

柴 望

寺北金焦彻夜开, 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 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 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 输与高僧入定回。

这首咏江心寺的七律,是作者在南宋亡国以后不久所作。作者于宋亡之后,自称宋朝逋臣,飘流各地,在经过江心寺时,感念今昔,写了此诗。江心寺位于今温州瓯江江心的小岛上,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犯,宋高宗由临安南奔,曾经渡过此江,当时的行宫就设在江心寺里。在作此诗不久之前,文天祥为了组织抗元力量,也曾越过重重的艰险,由海道来到永嘉(今浙江温州)。

首联:“寺北金焦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作者感叹此寺北方的金山、焦山一带,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韩世忠和岳飞的军队,曾经在这一线大破金兵。金山的江天寺、焦山的定慧寺,都能为英雄们保卫国家的功勋作见证。如今镇江早为元军占领,金焦门户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而此处的小山,却还像海中的小蓬莱一样,“安然”峙立在瓯江的中流。“彻夜开”、“却似”二语,颇含感慨。

第三四两句写景:“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先写寺塔,塔势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再写潮水,潮涨时,山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环境极为幽美。可叹的是江山换了主人,看到这里的光景,只能增加人们的哀痛。“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二句,从遗老口中,谈论起往日上皇(指宋高宗赵构)曾经避兵此地,渡过瓯江,往昔国家虽然也处于阽危的境地,后来终能形成偏安之局。如今却是山寺依然存在,而复国的希望已很渺茫。

尾联写情,并总结全诗:“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这两句表述兴亡之痛,东流滚滚的瓯江,这中间浸沉过多少英雄的泪水,而国事已无可挽回。抗元英杰文天祥等人,虽然也曾来到过永嘉,而在今天,他们的血泪,也只有留下千古的遗恨。因之此情此景,只能使山寺里的高僧在入定以后,增加些难忘的哀思了。

全诗意旨沉痛,运笔微婉,多用暗示笔墨,如以“金焦彻夜开”暗示江防不再存在,“遗老”句暗示亡国之恨,“输与”句暗示国运难回。“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句)不觉慨乎言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代赠》阅读答案及解析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释: 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芭蕉不展:芭蕉的蕉心没有展开。 丁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9
  •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欧阳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讳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为宣义军节度使,以身死国,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始赠太师。 公在梁…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213
  • 《陈涉世家》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陈涉世家》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苏轼《贾谊论》与《汉书·贾谊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贾谊论》与《汉书·贾谊传》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3
  • 《拟行路难(其四)》

    原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1)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2)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 作品注释 (1)“泻水”二句:…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33
  •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原文及译文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