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写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所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

江阴位于长江之滨,诗中大江,即指长江。起句暗点江阴,次句明提浮远堂。唐人许浑尝于秋夕登楼作诗曰:“一上高城万里愁”(《咸阳城东楼》),次句遣词、写意、造境,与许浑诗均相似。

“万里愁”是诗人登浮远堂的感喟。“愁”本是无形之物;“万里”是抽象的数词,一般都作夸张之用,如“万里心”、“万里情”、“万里忧”等。在这首诗中,由于借助江、山二个方面来烘托、表现这种深愁,遂使原本抽象的情感,显得十分形象、真切,直贯末句。

上联写江,是近瞰。前人言“愁”,喜将“愁”与“水流”直接联系起来,比喻愁之深长。如李白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城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此诗将“大江流”与“万里愁”并提,既是望江水生愁、于江水寄愁,也是借江水喻愁。长江万里,愁亦万里;江流不尽,愁亦无尽;非“大江流”,不足言“万里愁”。

下联点山,是远望。前人写愁,也喜欢用山映衬,虽不像以水喻愁那么直接、明白,但往往更加含蓄、深切。借山寄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以山遮断视线为愁,以不见所思为恨,如欧阳修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李觏诗“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乡思》)。另一种正相反,以无山遮掩为愁,以满目凄凉为恨,如此诗便道只因无山遮隔,致使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戴复古尚有《盱眙北望》一诗: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 ,莫上都梁第一山。”写登高远望,无所遮隔,致使疮痍满目,涕泪难禁。这二首诗,虽一无山,一有山,但情意相似,只是《北望》诗用语显得更加含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日寻李九庄翻译及赏析

      《三日寻李九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常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注释】   ⑴三日:古代以农历三月上旬…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子每目属之。坐 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古诗文 2020年3月4日
    529
  • 关于立夏的传统谚语

    不知不觉中立夏就要到了,每个节气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谚语,每句谚语也都有不同的意思,今天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夏的传统谚语,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地湿温低苗病重,深锄勤锄病减轻。 2.要…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描写五月五端午的古诗词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代:苏轼…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7
  •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这两句是说,人间的日月过得急速如风,昨天还是儿童,转眼间就成了白发老翁。谓人应珍惜时间、珍惜青春。言外似喻己年华已逝,怀…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