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谣》

陈 造

麦上场,蚕出筐, 此时只有田家忙。

半月天晴一夜雨, 前日麦地皆青秧。

阴晴随意古难得, 妇后夫先各努力。

倏凉骤暖茧易蛾, 大妇络丝中妇织。

中妇辍闲事铅华, 不比大妇能忧家。

饭熟何曾趁时吃, 辛苦仅得蚕事毕。

小妇初嫁当少宽, 令伴阿姑顽过日。

明年愿得如今年, 剩贮二麦饶丝绵。

小妇莫辞担上肩, 却放大妇当姑前。

陈造是南宋较能反映社会现实以及劳动人民疾苦的一位诗人,很受陆游、范成大等大诗家的赏识。陆游为他的诗集作序,说他能“居今笃古,卓然杰立于颓波之外”,又说他的诗“不事浮响”,可见他诗歌的现实性是很强的,诗风也很质朴。

作者这一首古体叙事诗《田家谣》,宛如一幅田家劳动生活的风俗画,质朴纯美,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

全诗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由农时入笔,写夏麦上场,春蚕出筐,这正是田家大忙的时节,恰好又是风调雨顺,“阴晴随意”。麦收过后,新秧又已泛青,只见那夫妻双双在田地里忙碌。这真是农家难得的好时光。这一层作者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写出了田家不误农时的勤劳和劳动的热情,赞叹之意已包融在字里行间。第二层集中笔墨写农家三妇。在蚕已作茧、蚕事正忙之时,大妇绕丝,中妇织帛。中妇年轻,忙里偷闲,不时还要用胭脂打扮一番,比不上大妇操劳顾家,忙得连吃饭都不能及时,一直辛苦到蚕事结束。小妇刚刚过门,不好就让她辛苦,只是陪着阿婆玩笑度日。这田家辛劳而又和美的情景,是通过家中三位媳妇各自不同的神态举止表现出来的。这里的笔法与辛稼轩《清平乐》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相似。辛词依次刻画人物以赞美农家的劳动生活。陈诗则从农家妇女来落笔,排行地位分明,神情各异,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的情趣。第三层写对明年继续得到好收成的祝愿,“剩贮二麦饶丝绵”,农家是多么希望辛苦劳动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啊!作者在全诗的结尾,又补写一笔“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小妇今年是新嫁娘,理当照顾,明年就应该减轻大妇的负担,让她去陪陪阿婆了。

作者在这首古诗里反映了风调雨顺年景农民一家的辛勤劳动生活,也写出了劳动之家纯朴和美的家风,以及获得丰收的喜悦和愿望。作者的赞美田家之情是以质朴真切而又饶有情趣的笔触表现出来的。全诗风调纯美,情趣盎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的全诗赏析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出自谢朓《移病还园示亲属》 疲策倦人世,敛性就幽蓬。 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 凉薰乘暮晰,秋华临夜空。 叶低知露密,崖断识云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29
  • 张孝祥《念奴娇》注释及译文

      《念奴娇》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1
  • 秦楚攻魏围皮氏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魏二·秦楚攻魏围皮氏原文及翻译   魏二·秦楚攻魏围皮氏   作者:刘向   秦、楚攻魏,围皮氏。为魏谓楚王曰:“秦、楚胜魏,魏王之恐也见亡矣,必舍与秦,王何不倍秦而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1
  • 【双调】庆东原(诗情放)

             张可久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武夷精舍记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可望而不可登,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中考《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解析

    中考《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解析   与朱元思书   吴均【南朝梁】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都鄣人。   二、原文   风烟(1)…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