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 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 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 收敛蓑衣屋顶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 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 白鸥飞去芦花烟。

诗人徐照(字灵晖),是永嘉四灵之一。他和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等人一样,标榜清瘦秀逸的诗风。他们学唐诗,只以姚合、贾岛为法。主张“捐书以为诗”,以“不用事”为第一格。他们的诗歌,气派都很小,情意枯窘,很少变化,一般只重视写点灵秀的思致。这首《分题得渔村晚照》,是作者《芳兰轩诗集》中比较耐人寻味的诗篇。

这是一首反映渔民生活的小诗,全诗没有用一个典故。诗中描述了渔村中的一位渔夫,在辛苦地打了近一整天的鱼以后,时已傍晚,他把小渔艇拢了回来,横系在自家的柴门外,然后就沿溪叫卖去了。这时渔妇出得门来,先是召唤了门外的鸡狗,然后就趁着斜照替丈夫在屋顶上晾晒蓑衣。她期待着丈夫卖鱼得钱,好买点米回来,作成晚餐,让辛劳了一天的丈夫,和在家中饿着的小儿子能吃顿饱饭。久而久之,丈夫果然回来了。他卖鱼钱又买了酒,却把这点薄酒在回家的路上就胡乱地喝得个一醉,等赶到家的时候,闷声不响地躺在地上睡了。家里的小儿子却啼叫着索问煮饭的米。诗中并没有交代渔妇此时的情况,人们兴许会想到她大概在拉着儿子在一边啜泣了。这当儿天色已晚,溪边的白鸥,也都飞到烟霭苍茫的芦花丛中,去寻它们的安息之地了。这家生活的惨景,就自然地被摄入诗句中间。到此全诗戛然而止,以后的情况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在这首诗中,读者寻不到像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渔父那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然自得的形象;也寻不着柳宗元《渔翁》诗中的“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那种令人神往的意境和山水清音。作者告诉人们: 渔家的生活,并不都像前人诗歌中描绘的那样美好;他写的不是什么“烟波钓徒”之类的高人隐士,而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贫苦的渔民。因而用不着去勾勒那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只把一种悲辛而又质朴的渔家生活,从一个侧面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们意识到渔村中的渔民,他们既然是低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清苦辛酸的处境,就应当引起人们的同情和重视,这首诗的意义就在于此。

全诗扣题很紧,在表现手法上,多用暗示的笔墨。如第四句暗示已是晚照,所以渔妇在屋顶晾晒蓑衣。第五句暗示渔人卖鱼得钱极少,他心情极度懊丧,才拼个薄酒自醉。第七句暗示这渔家已经断粮,卖鱼所得的钱也买不上一点米,这才横下心来,让全家去忍饥受饿。这些,都不难想象出来。作者大致认为这样的诗越朴素无华越好吧,所以只在结句用“白鸥飞去芦花烟”,淡淡地抹上一笔傍晚的景象,算是给人们一点灵秀之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注释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朱元思书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4
  •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

    屈原列传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26
  •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①。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英贤被害,丰乃弃官归家。袁绍起义,卑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4
  •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

    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   天衣无缝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那么你是的是怎么来的吗?看看下面的额天衣无缝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郭翰夏日卧庭中,仰视空中,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织女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104
  • 货殖列传序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15
  • 文言文《吊古战场文》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吊古战场文》译文及注释   《吊古战场文》写的是什么?你会翻译吗?下面是文言文《吊古战场文》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   译文  广大辽阔的无边无际的旷野啊,极目远望看…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