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这首《州桥》诗是范成大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出使金邦时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之一。州桥,指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内横跨汴河的天汉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也多处提到此桥。诗以《州桥》为题,对作者和当时的人民说来,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地理名称,而是足以勾起故国黍离之悲的一座桥梁。

作者在诗题下自注云:“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诗的首句就以白描手法指点出望中所见的桥南桥北的街道。诗句似淡淡着墨,并没有对这座桥、这条街的景象作任何渲染。淡淡着墨,朴素无华,但当年南宋人民读到这句诗时,会感到其分量是异常沉重的。诗笔下的这条街不是寻常的街道,而是象征北宋朝廷、象征人们心目中的故国的“天街”,也就是作者自注中的“御路”。而作者身临这座陷落了的故都,在这条街上“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当然更不胜今昔兴亡之感。他在这次出使的日记《揽辔录》中写道:“过櫺星门,侧望端门,旧宣德楼也。金改为承天门,五门如画。……使属官吏望者,皆陨涕不自胜。”联系这一记述,再来看这句诗,就可知其含蕴是多么深厚了。

当然,从整首诗看,作者深情所注,主要还不是汴京的桥梁、街道,而是在桥边、街头所接触的百姓,所以紧接着承以“父老年年等驾回”一句。汴京此时被金人占领已四十四年,当日的少年,此时已满头白发了。但岁月尽管流逝,而南宋使者所过之处,仍是“遗黎往往垂涕嗟啧”。(见《揽辔录》)作者以“年年”二字对遗民历久不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和敬意。这两个字也表露了,只图偏安的南宋朝廷是怎样年复一年辜负了人民的期待。

三四两句显现出一幕汴京父老遇到南宋使节时的动人场景。上句以“忍泪失声”四字传神地写出父老们的情态。他们面对故国使臣,一时间无穷悲愤齐上心头,恨不得放声痛哭,尽情一吐,而在那样一个环境中却不得不把到了眼眶边的泪水忍住,可又不得不把积压在心底的话讲出。本是千言万语,这片刻间都为悲哀所梗塞,只颤颤巍巍、不成声调地迸出了一句话,那就是: 究竟几时才真有王师到来?这句问话中,“真有”二字也是传神之笔,写出了父老们的迫切心情,而且含意深长,暗藏着对南宋当局的诘问。

这首诗不仅使读者如临其境,还使读者窥见了诗中人物的曲折的内心活动。诗在到达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而是余音袅袅,启人深思。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发表议论;但他的感情,已经与诗笔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了。

如果要探索其“不尽之意”,不妨参读陆游的《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可说是对《州桥》诗中父老的提问作了间接的答复。这就是父老年年失望的原因,也是使者无言以对的原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0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宋书·戴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 戴颙,字仲若,谯郡铚人也。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父善琴书,颙并传之,凡诸音律,皆能挥手。颙及兄勃,并受琴于父。父没,所传之声,不忍复奏,各造新弄,勃五部,…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71
  • 枯藤老树昏鸦译文及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821…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8
  •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翻译赏析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2
  • 孙承宗传文言文翻译

    孙承宗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传主孙承宗一生几起几落。最初是秀才,在边境省份讲授经文,他喜欢向一些低级武官和老兵们探求询问军事险要地形和关塞,因为这精通边防事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5
  • 杨维岳传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杨维岳传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3
  •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