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农历十一月四日深夜山阴(今浙江绍兴)骤起一场风雨,震响了僵卧孤村的六十八岁老诗人的心弦。在此前二年他以“嘲弄风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于山阴三山故居,但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此刻诗的灵感又随风雨同至。诗中强烈的报国感情、豪迈的诗风,使人读之足可“发扬矜奋,起痿兴痹”(姚范《援鹑堂笔记》)!

当时诗人境遇不佳,罢官时两袖清风,归居后祠禄亦时有中断,故曾有《薪米偶不继戏书》诗;经济上捉襟见肘之外,尚心力交瘁,时常卧病。但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语),仍发出高亢之音。“卧”而“僵”,形体可谓衰朽;“村”而“孤”,处境亦属艰难,但是“不自哀”三字颇有力量,显示出崇高的气节与情操。其一,诗人并未沉湎于一己之否泰荣辱而顾影自怜,他仍“杜门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其二,“老病虽惫甚,壮气复有余”(《夜读兵书》),诗人“不自哀”是对复国大业仍充满胜利信心。“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得其志坚定不移。

惟其“尚思为国戍轮台”,才能有“不自哀”之壮志。“轮台”原系汉代西域地名,为今新疆轮台县,这是借指宋代北方边疆。“尚思”是针对“僵卧孤村”而言,年近古稀,而又卧病,犹不失其当初渴望马革裹尸的“平胡壮士心”(《新春》),其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是何等感人!

后两句转入实写。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忽听到窗外“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大风雨中作》),岂能不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心似翻江,夜虽深而难寐;有所思,才有所梦。激动之余,入梦的是“铁马冰河”,诗人的感情至此推向高潮。冰河,泛指北方严寒之地,以此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斗志。“入梦来”,颇值得玩味。诗人化宾为主,写“铁马冰河”直闯入梦境,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这是陆游论诗文“以气为主”(《傅给事外制集序》)说的生动体现。“入梦来”又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的可悲。“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朝廷衮衮诸公正在断送恢复大业。但诗人并不悲观,此诗总的基调是高昂向上的,情绪是令人鼓舞的。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又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赵翼称陆游诗“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瓯北诗话》),此诗正是一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孔平仲《禾熟》原文、注释和鉴赏

    孔平仲《禾熟》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 (1)因作者生卒年不详,此诗只能从诗文理解为夕阳之作,诗描写一头老牛在夕…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85
  • 核舟记

    核舟记朝代:明代作者:魏学洢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古诗文 2016年6月5日
    1.4K
  • 《六祖坛经》文言文节选

    《六祖坛经》文言文节选   师入塔后,至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众僧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帝释献衣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始闻秋风》翻译赏析

      《始闻秋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7
  • 苏轼《荀卿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荀卿论 苏 轼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9
  • 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赵普》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22分)   开宝四年十一月,南唐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贡。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