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外舅郭大夫》

陈师道

巴蜀通归使, 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 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 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 泪尽数行书。

古代媳妇称公婆为“舅姑”,“外舅”则是女婿称呼岳丈。元丰七年(1084)五月,陈师道的岳丈郭概由朝请郎提点成都府路刑狱,因为陈师道家贫,无力赡养家室,所以妻子和一女三子都随郭概赴蜀,陈师道则留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分手时陈师道写有《送外舅郭大夫概西川提刑》、《送内》和《别三子》三首诗,都流露出至性至情。这首《寄外舅郭大夫》则是分别以后的“诗简”,表达对远居异地的妻儿的关怀问候,抒发家庭不能团聚的悲哀。

首句说从遥远的四川,回来一个带信的使者。看似起得平平,道来却也不易。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巴蜀”二字,立刻使人想起李白“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古代四川的交通困难,早已使“巴”、“蜀”这些字眼染上一层滞重的色彩。因而紧接着的“通归使”也就显得特别难能可贵。那样“崎岖不易行”的蜀道居然“通”了,来了一位信使,而他所带来的又正是自己朝夕盼望的妻儿的消息,真是“家书抵万金”啊!“通”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把“巴蜀”和“归使”串联起来,就打上了强烈的感情印记。

“妻孥且旧居”,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娇妻幼子,关山阻隔,不知有多久没有互通音问了,他们的情况怎样?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面对远道而来的信使,脑海里日夜浮现的妻儿形象都要跳出来了,可是作者却写了这样一句淡而又淡的诗。像是沉吟,像是揣度,又像是自我安慰,一个“且”字,把那种又迫切又犹疑,惊喜慰惧交集,满肚子话要问却欲言又止的心情传达出来了。此时此刻的作者,真可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

颔联两句把沉吟犹疑的原因挑明了。作者的心理是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形成的。家人分居异地,消息阻塞,祸福不知,一方面盼望消息,一方面对消息反而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生怕会有坏消息传来,特别在战乱年代这种矛盾心理更为突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都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写照。陈师道是师法杜甫的,这首诗无疑也受了杜诗的影响。

但不管怎样“不忍问”,害怕问,最后总得硬着头皮听消息。一旦获知妻儿都好,平安无事,那真像久囚遇大赦,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心情立刻轻松起来,一扫嗫嚅之态,和信使也有说有笑了。因而“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两句就带有明显的愉快情绪,既是对妻儿的安慰,也是一种自我慰藉。只要大家都身体健康,平平安安,那么即使隔山阻水也没有什么了。作者还进一步用温言絮语抚慰妻儿: 夫妻、父子的亲情,绝不会由于分离而疏远、而隔膜,你们放心吧!

尽管有淡淡的微笑,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异地分居、不能团圆的严酷现实。所以在最后一联,作者又情不自禁,悲从中来,不能抑制了。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像别人那样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呢?追根究底,还不是因为科名蹭蹬吗?古代读书人要想飞黄腾达,唯一出路是应举做官。陈师道尽管以孤介自许,实际上也未能免俗。“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顾影自怜,年已老大,愁病交攻,连自己的妻儿都养活不了,想到这些,提笔回信之时,怎能不洒几点伤心之泪呢!全诗的思想深度也在此深入一步,由家庭的悲欢离合上升到身世的感慨,对社会不平的怨愤抗议也就意在其中了。

陈师道属于江西诗派,以“闭门觅句”的枯淡瘦硬风格著称,但他写家庭悲欢的几首诗都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这首诗也是其中之一。通篇全以感情运行,首联平静,颔联沉抑,颈联以淡淡的欢快挑起,尾联复归结于感慨哀痛。起伏跌宕,得自然之趣,尽真情之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孙泰文言文及翻译

    孙泰文言文及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孙泰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孙泰   原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92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759
  • 《王毌丘诸葛邓钟传第二十八》原文及译文解析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凌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6
  •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同文,有自传。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揭沂水主薄,徒知太和县。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侮,老幼多传诵之。每岁时必与狱囚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27
  • 《秋浦歌·千千石楠树》翻译赏析

      《秋浦歌·千千石楠树》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前言】   《秋浦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8
  • 画·远看山有色原文及赏析

      《画·远看山有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前言】   《画》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