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 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 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的诗歌一般写得生涩拗峭,蹊径独辟,但也有少量篇什声情流美,逼近唐人风韵的。这首小诗便是一例。此诗约作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赴地方官任时。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杜涧叟名槃,是他的友人,看来在诗人出发时曾来送别。

提起送别,不能不想到著名的《阳关》曲。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唐代出西域的门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动人的送别诗,写成后广泛流传,被谱为歌曲演唱,称作“渭城曲”;唱时还要把结尾一句重复三遍,所以又称“阳关三叠”。本篇以“阳关一曲水东流”发端,可见是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乘船离开了乡土。故人有心,流水无情,不可解脱的矛盾,一上来就给全诗笼罩上感伤沉重的气氛。

次句承写舟中回望的情景。旌阳,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舟船远去之际,旌阳山下的灯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单独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随流漂荡于江面上。此情此景,又何以堪?

以上叙写离别,尚未进入直接抒情。下联本应着力抒述内心的愁思,却突然翻出了新意: 我只不过像平时那样喝醉罢了,倒是满川风月在替人悲愁啊!前一句语气极平淡,仿佛将满怀愁思都解除了;后一句出人意表,却又将悲愁加于江上的清风明月。难道真是愁思转移了吗?非也。物本无情,人自有情,以有情观无情,才会使无情之物染上人的主观情绪色彩。这一江风月的悲愁,不就是诗人离情的外射吗?诗人不但自己悲愁,还要让天地万物都来替他悲愁,这样的愁思可真是无边无际、难以排遣了。由此可以体会到前一句里的那个“醉”字,那并不是一般的酒醉,而是“借酒销愁愁更愁”呵!愁思浸满了心田,加上一点朦胧的酒意,放眼望去,满川风月,一片愁情。诗人确实感到自己醉了,但并非醉于酒,而是醉于那勃发浓郁的愁情。所以这句语气极平淡的话,其实包含着极深沉的苦味。

情景相生,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而形式多样,例子不胜枚举。本篇的后一联,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而把有情的人,偏说成是无情,就形成了更为曲折、也更耐人寻思的情景关系,在艺术表现上是颇为新奇的。从这一点看来,诗的风格毕竟还打着黄庭坚个人的印记,与唐诗的自然浑成尚有差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上秋夜》

    道 潜 雨暗苍江晚未晴, 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 月在浮云浅处明。 宋人写景,往往不满足于总体印象的概括或静态的勾勒,而是刻意追求深细地表现出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自然景物的…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5
  • 杜景俭传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杜景俭传的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威,景俭谓曰:公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28
  •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19
  • 古诗五首之【天净沙·秋思】的全文与翻译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8
  • 文言文战国策·魏四·周肖谓宫他译文

    文言文战国策·魏四·周肖谓宫他译文   周肖谓宫他曰:“子为肖谓齐王曰,肖愿为外臣。令齐资我于魏。”宫他曰:“不可,是示齐轻也。夫齐不以无魏者以害有魏者,故公不如示有魏。公曰:‘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4
  •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