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楼》

文 同

巴山楼之东, 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 满楼云一色。

此诗原总题为《守居园池杂题》,原诗共三十首,此为第十二首,是作者熙宁八年(1075)秋冬之间至熙宁九年春初在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任知州时作。望云楼是作者居宅内的一座楼,诗写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

开头两句并不仅仅是写望云楼的位置,主要还是写楼头所见之景: 向东望去,可见巍峨的巴山;向北望去,可见雄伟的秦岭。“巴山”即大巴山,为陕西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的界山。“秦岭”在今陕西省南部。在望云楼可以同时望见两山,可见其楼之高,及其位置之佳。两山均极高峻,望见其山,自然可以望见山间飘荡的云彩。看去只写了山,实际也写了云。登楼远望,巴山、秦岭,峰峦起伏,连绵不绝,朵朵云彩,缭绕山间,景象非常壮丽。

上面两句是由楼中望秦岭、巴山,三四两句又把目光收回到楼中来;上两句写云、写楼高是暗写,三四两句则转为明写。诗意是说,因为望云楼飞檐凌空,所以楼上卷帘之时,萦绕在高楼四周的云彩即飞入楼中,呈现出“满楼云一色”的奇观,写出了晴空万里、云海浩茫、危楼隐现于云彩之中的奇丽景象。这两句紧承上文,仍是写楼中卷帘所见之景,如果是从下面远望楼中,就看不到“满楼”的景象了。这样一座高峻的望云楼,晴日登临,大有“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之概,自然使人视野开阔,神清目爽,难怪作者要写诗赞美它了。

文同是北宋大画家。此诗全用画笔,意境瑰奇,情致缥渺,俨若一首题画诗。用语极淡雅朴素,画面却极奇伟动人。每句用一“楼”字,显系作者有意安排,然而读来却如脱口而出,丝毫不显得重复,堪称宋诗中的佳作。苏轼有和诗云:“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和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望云楼》)一为画家之笔,一为感慨身世之诗,对照读来,颇有意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亡室沈安人传》“沈氏名宜修,字宛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亡室沈安人传 【明】叶绍袁 沈氏名宜修,字宛君,宪副沈公长女。八岁丧母,即能秉壶政,以礼肃下,闺门穆然,从父少参公甚异之。公与先大夫同籍,雅深契厚,语先大夫曰:“家季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7
  • 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之判断句

    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之判断句   引导语:高中学文言文时要看懂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判断及,那么应该怎样学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判断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9
  • 种梨文言文及解析

    种梨文言文及解析   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2
  • 罴说

      【文言文】   罴说⑴   鹿畏貙⑵,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⑶,绝有力而甚害人焉⑷。   楚之南有猎者⑸,能吹竹为百兽之音⑹。寂寂持弓矢罂火⑺,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2
  • 关于惊蛰的古诗十五首精选

    惊蛰未闻雷出地, 丰收有望看春耕。整理了一些关于惊蛰的古诗、惊蛰的古诗句子送给大家欣赏! 1、杏花村酒寄千程, 佳果满前莫问名。 2、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3、烟雨湿阑…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6
  •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8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